痔瘡犯了怎麼能盡快好?痔瘡有多常見?可謂"十男九痔、十女十痔",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痔瘡犯了怎麼能盡快好?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痔瘡有多常見?可謂"十男九痔、十女十痔"。
雖說痔瘡不會發生癌變,威脅不了生命,但它十分摧殘身心,坐不住,站不得,躺不下,反反複複,總之讓有痔之士惶惶不可終日。
由于發病部位較為隐私,臉皮薄的人不願抹開面子,甘願遭受折磨,默默忍受痛苦,抱着"忍忍就過去"的心态,不予重視,這種做法可能帶來更大危害。
對于痔瘡,我們需"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接下來就跟随小九的腳步,看看如何脫離苦海吧!
警惕痔瘡4大症狀痔瘡是指直腸肛門部位管壁内靜脈叢擴張、彎曲、隆起成團的一種靜脈瘤,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類型。内痔位于直腸内部,外痔在肛門周圍,混合痔介于兩者之間。
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痔瘡呢?可以結合以下4個典型症狀,對照參考。
1. 便後出血
内痔或混合痔早期症狀就是便血,常表現為排便後擦拭屁股手紙上染血,大便表面帶血或是肛門滴鮮紅色血、噴射狀出血,呈無痛性、間歇性。
主要因排便後糞便擦破隆起的曲張痔靜脈,或用力過猛導緻血管破裂出血。若長期出血,還會引起鐵元素流失,出現缺鐵性貧血。
值得注意的是,當血的顔色呈暗紅、深紅時,還需警惕是否是直腸癌出血。
2. 痔核脫出
痔核脫出是指痔瘡在壓力和重力作用下形成的靜脈團,脫出肛門外,常見于中晚期内痔,主要因内痔痔核結節增大,使黏膜及黏膜下層與肛層分離引起。
可發生在排便、咳嗽、打噴嚏、行走等場景,症狀較輕者能自行複位,較重者需熱水泡洗或用手推回。
3. 肛門疼痛、墜脹
得了痔瘡,并不一定會感到疼痛,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早期痔瘡患者沒有引起重視的原因。
但當外痔出現皮下血腫或血栓形成時,痔核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就會引發肛門疼痛,包括刀割樣疼痛、針刺樣疼痛,悶悶的痛。
内痔無炎症時一般也可無自覺症狀,當内痔發生感染、嵌頓和絞窄性壞死,則常導緻劇烈墜痛。
4. 周邊騷癢
患上痔瘡後還會出現肛門周邊瘙癢,主要因直腸黏膜長期受痔核的刺激,産生炎性滲出,使分泌物增多,周邊皮膚受粘液刺激引起,有時甚至還會出現皮膚濕疹。
若瘙癢難耐,忍不住去抓撓,使患處發生細菌感染,不僅加重瘙癢,還容易反複發作。
痔瘡高發,這些習慣要注意日常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不良習慣,往往就是痔瘡形成的誘因。
· 排便時間過長
排便時看書玩手機會分散注意力,一蹲就是半個小時之久,容易出現直腸、肛門充血的情況,誘發痔瘡。應學會控制排便時間,5~10分鐘較為正常。
· 嗜辛辣
辛辣刺激之物一般含有辣椒,而辣椒中的辣椒素不會被人體吸收,在排出體外的過程中經過直腸、肛門,容易刺激黏膜,引起充血,從而誘發痔瘡或加重痔瘡。
· 久站久坐
久坐、久站會增高腹壓,影響直腸、肛門局部的血流循環,引起盆腔内血液淤積,從而導緻靜脈向上回流受阻,長此以往容易誘發痔瘡。
防治痔瘡,有方可循想要降服痔瘡這個"磨人的小妖精",以下4個絕招,照着做準沒錯。
· 多吃粗纖維食物防便秘
增強腸道的潤滑功能,做到每次都能順暢排便,縮短排便時間,日常需要多吃粗纖維食物,如糠麸、卷心菜、蘋果、胡蘿蔔、糙米、雜糧等。
成年人每日攝取量在20~35g之間,便秘患者則至少安排30g。
· 溫水坐浴促進血液循環
溫水坐浴的目的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加速局部水腫吸收而達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 提肛運動預防肛門松弛
提肛運動是指有規律地緩慢提收、再放松肛門,也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治痔瘡。無論是坐、站、卧、行均可操作。
具體做法是放松身心,有意識地用力收縮肛門,再緩慢放松,每次可做50次左右,持續5~10分鐘即可。在晚睡前、大小便後、幹重體力活時、性生活後進行提肛運動,效果更佳。
· 必要時進行手術治療
痔瘡一般以保守治療為主,但當保守治療無效,必要時也需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那到底什麼情況下就需要進行手術呢?具體要看度:
Ⅰ度:隻在便時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無其他症狀。
Ⅱ度:便時帶血、滴血或噴射狀出血,伴内痔脫出,便後可自行收回。
Ⅲ度:便時帶血、滴血,伴内痔脫出或久站、咳嗽、勞累、負重時内痔脫出,需用手推回。
Ⅳ度:内痔脫出,不能推回,内痔可伴發絞窄、嵌頓。
如果痔瘡已經發展到Ⅲ、Ⅳ度,則需進行手術治療。此外,若血栓性外痔或反複出血引起貧血,這兩種情況也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後,為加快創面愈合、減少創面傷口水腫,術後48h可以給予康複新液 溫水坐浴,一天一次(排便後),每次20min。或者直接用康複新液沖洗并用浸透的紗布填塞或敷用,每天換藥1~2次。
希望大家都能遠離痔瘡苦海,早日脫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