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把我的頭條号更名為@藍海聊增長,就當作是一個許願吧。[點亮平安燈]
因為,敢于抛棄内卷=藍海=選擇大于努力
我發現這适用于所有事,于是就想到了“藍海”這個詞。
我工作的第一家互聯網公司,選項目時首要标準是行業第一,并且設定了明确的入場标準。
他采用的是藍海戰略——選擇競争不激烈的領域進入,肉多、僧少。
當然他抛棄被其他公司證明能賺錢的成熟市場,進入空白領域時,是有一定風險的。
但通過審慎的評估,成功概率大的話,公司會活得很好,很舒服。
事實證明這個策略很有效,這家公司後來上市了。
回到普通人的生活,是一個道理,總會因為很多矛盾的事情進退兩難:
想買房子時覺得錢不夠還得攢,感覺能買時遇上了限購;
想留在大城市生活成本太高,回到老家收入低機會又少;
想生孩子又想留在大城市,生完孩子上學又成問題;
厭倦996,997,但别人都加班,不加班又不行;
面臨35歲的年齡門檻,同時未來也會面對延遲退休;
想創業,但現在又是獨角獸虹吸時代;
想在大平台上開店,發現即依賴平台又掙不到錢。
……
總感覺處在一個夾縫裡,越往前走越擠,這就是内卷。内卷在博弈論裡又叫“囚徒困境”,這個詞很形象。
@藍海聊增長所有這些,複雜的問題簡單看:外部環境上,無非是因為成熟賽道裡擠了太多人,紅利一共就那麼多,競争太激烈了;内部原因上,可能隻是因為懶得看、懶得選、不想選。
抛開紮心的話,站在項目管理角度分析:所有賽道都是有生命周期的——都會經曆培育期、快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選擇在哪個點進入,就等于給自己選擇了什麼樣的環境和活法兒。
不過,好在博弈的過程中,賽道不隻一個。我們都有選擇從夾縫裡退出來的機會和權利。
選擇大于努力,敢于抛棄内卷,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藍海。
#圖文創作打卡挑戰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