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22000多公裡邊防線和18000多公裡海岸線。古往今來,邊防強則國安,邊防弱則國亂。為了祖國安甯,人民幸福,一代代戍邊官兵無怨無悔地把青春甚至生命獻給了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國門口岸、沿海島礁。今天我們走進西藏的詹娘舍哨所,感受戍邊軍人的鐵血丹心。
西藏自治區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與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窗戶一打開,就能看到外軍哨所。他們說話、唱歌都能聽見!”在哨所戍邊2年的戰士塗金鵬,手指窗外說到。
塗金鵬所守衛的,是被稱作“雲中哨所”的詹娘舍哨所,它是西藏軍區最危險的哨所之一, 在藏語中意為“鷹都飛不過去的地方”。
在戍邊生活中,升國旗是哨所官兵心中最神聖最莊嚴的儀式,雖然哨所的國旗杆矗立在海拔4655米的山脊上,但隻要太陽升起,官兵們就會沿着山脊,跳過峭壁,在不足六平米懸崖平台上讓五星紅旗高高飄揚。
戰士 塗金鵬 :
以前我們隻有在岩石壁上畫的一面國旗,班長跟我們商量說整個旗杆,鋼管是從我們另外一個陣地上擡過來的,戰友們一起拉繩子、編繩子、鑽洞,把旗杆慢慢拉起來,然後把國旗挂上去。現在我們可以看見那個聳立起來的國旗,心裡特别驕傲,特别自豪!
每逢遇到大雪封山,哨所官兵每個人至少要背20公斤重的物資,途經5公裡陡峭的山路,500米的高差,一趟下來至少要走3個小時,而通往哨所的最後666級台階,讓每名上山官兵望而卻步。塗金鵬口中的班長馬關敬,印象尤其深刻。
班長 馬關敬:
最難的時候就是我們囤大米的時候,扛一百斤大米,走666級台階。兩個小時走完都是體能好的,體能不好都爬不上來。就像去年,我們從下面上來的時候遇到暴雪,那真叫一個失望,那時候我們空身走,走666個台階,花了四個半小時。
詹娘舍哨所四周壁立千仞,每年大雪封山7個月以上,老兵馬關敬在這裡駐守了10年。據他測算,當兵10年來,他背過的物資将近30噸,路程超過1000公裡。還好,随着部隊條件的改善,從山腳下通往哨所的運輸索道,已經于2017年底修通了。這條長達兩公裡的索道,極大地減少了戰士們背送物資的次數。
新兵 阿不都:
我來哨所一個月了,還沒接觸到徒步爬山背物資。因為現在條件都好了,物資可以通過索道從山下運送到索道平台上。
戰士 塗金鵬:
我就說他們最幸福了,今年很少去背菜了。現在我們索道也好了,什麼條件都好了,他們應該體驗不到那種苦了。但還是有機會的,冬天來了下雪了,我們還是有機會去背東西的。
“雲中哨所”詹娘舍
這裡沒有國旗班,沒有小号聲
但有着黝黑的面孔,堅毅的眼神
有着對國旗長年的堅守
這裡有我,請祖國放心!
記者/梁震 王剛 楊照飛
視頻剪輯/宋天宇 周子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