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原上鮑處士屋壁?江西吉安,古稱廬陵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廬陵真可以稱得上是“文章節義之邦”論文章,廬陵誕生了歐陽修、楊萬裡等詩文名家,從南唐到清朝,這裡誕生近三千位進士,古代著名的書院——白鹭洲書院即設立于此地論節義,廬陵曆史上湧現出“五忠一節”,這六位廬陵人在官方所贈谥号中,或有一個“忠”字,或有一個“節”字,他們中有人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國捐軀,壯懷激烈廬陵曆史上還産生了一批賢母,其中最知名的是陶母、歐母、文母,她們的事迹令人欽佩,她們的風采令後世敬仰,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書原上鮑處士屋壁?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江西吉安,古稱廬陵。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廬陵真可以稱得上是“文章節義之邦”。論文章,廬陵誕生了歐陽修、楊萬裡等詩文名家,從南唐到清朝,這裡誕生近三千位進士,古代著名的書院——白鹭洲書院即設立于此地。論節義,廬陵曆史上湧現出“五忠一節”,這六位廬陵人在官方所贈谥号中,或有一個“忠”字,或有一個“節”字,他們中有人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為國捐軀,壯懷激烈。廬陵曆史上還産生了一批賢母,其中最知名的是陶母、歐母、文母,她們的事迹令人欽佩,她們的風采令後世敬仰。
陶母退酢,告誡為官公私分明
這裡說的陶母是東晉名将陶侃的母親湛氏,倘若陶侃這個名字令各位讀者感到陌生,那麼他的曾孫陶淵明的名字可說是婦孺皆知。陶淵明有一篇感人至深的家書——《與子俨等疏》,這是陶淵明年過五十、疾病纏身,感到人生大限将至時對五個兒子的叮咛,他最大的願望是兄弟和睦。在家書的最後,陶淵明引用《詩經》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希望五個兒子能以具有高尚品格的先賢為學習對象,“雖不能爾,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複何言。”
陶淵明的後代不必向外尋先賢學習,祖上陶侃及陶侃母親湛氏的事迹足資教育。《晉書》《世說新語》等史書記載了陶母湛氏的事迹,不少後來還成為了典故。陶侃幼時家境較差,他日後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與母親的勤勞、格局密切相關。湛氏之勤勞,體現在她以紡織維持家庭生計。湛氏之格局,則體現在她從來不因貧困而短視,相反她為家人成才不遺餘力。
湛氏常以紡織所得,資助丈夫結識優秀的人,湛氏認為隻有與在道德上、學問上優于自己的人為友,才能提高自己。陶侃功名未顯時,鄱陽郡孝廉範逵來拜訪陶侃,要在陶家住上幾日。“孝廉”是流行于當時的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按照設計這項制度的初衷,推舉為孝廉的人應是地方上孝悌而清廉之士。範逵的到訪讓湛氏感到高興,也讓她發愁,因為“室如懸磬”,她家房子就跟懸着的鐘一樣,空空如也,而範逵仆從和馬匹不少,這樣的條件能接待好嗎?
偏偏範逵到來時,天降大雪。湛氏讓兒子陶侃隻管把客人留下來,不必擔心接待問題,她已經想出了辦法。她将自己的長發截去,做成了兩套假發,由此換回了幾斛米,煮飯需要燒柴火,她從本就簡陋的屋中砍下細小的柱子用來燒火。為了解決馬兒吃草的問題,她竟将坐卧的草席一割為二,一半用來喂馬。範逵得知湛氏為了接待自己如此操勞,十分感動,稱贊“非此母不生此子”。大概經過範逵的傳播,陶侃和湛氏甚至在洛陽也有了知名度。
陶侃曾在浔陽也就是九江為官,是一個“監魚梁”的小官,魚梁是一種捕魚的方法,大概“監魚梁”負責捕魚及相關業務。陶侃給母親寄去了一罐腌制的魚幹,本以為母親會高興接受,卻未曾想到這罐魚幹怎麼寄去的怎麼退回,随之而來的還有一封湛氏寫的家書:“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湛氏告誡兒子,你身為管理捕魚的官員,怎能假公濟私送魚幹給家人,這真讓人擔憂。
一罐魚幹雖小,但其中包含的假公濟私的行為卻足以引起警惕。湛氏常借小事叮囑陶侃,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偏。因為幼時家貧,湛氏和陶侃在冬天也隻能穿破舊麻衣,這種記憶一直印在湛氏腦中,湛氏也希望陶侃不忘這段記憶,尤其是在陶侃功成名就後,一條史料說湛氏總是在陶侃的官服袖口縫一塊布片,上寫:“汝當作佳官,盡心恤民,毋忘着葛衫時。”而陶侃也不負母親的期望,果然成為“佳官”,尤其他任職荊州時,路不拾遺,後人因此稱他為“陶荊州”。
歐母畫荻,涵養儉孝仁愛之心
廬陵曆史上湧現出的“五忠一節”,按照時代順序,第一位是我們熟悉的歐陽修,他的谥号是“文忠”。
歐陽修名列唐宋八大家,這樣一位大文豪卻有一段連紙筆和書本都買不起的童年歲月。歐陽修四歲時,父親過世。歐母鄭氏這時三十歲,她帶着歐陽修和其妹兩個孩子投奔在随州為官的歐陽修叔父,這樣雖然有了依靠,但生活遠算不上寬裕。鄭氏出身江南大家,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她為歐陽修的教育傾注全部精力,留下了“畫荻教子”的佳話。原來,鄭氏教歐陽修寫字,沒有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怎麼寫字?鄭氏就地取材,用一根荻管在沙面上寫字。
歐陽修的文章中,有一篇《泷岡阡表》,“阡表”即墓表,是記載墓主生平、表彰墓主品德的紀念性文字。這是歐陽修在其父歐陽觀過世六十年後所寫的,這時他的母親也過世了。歐陽修手書的《泷岡阡表》碑刻今天還完好保存在吉安市永豐縣,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歐陽觀過世時,歐陽修才四歲,他對父親的記憶基本來自母親,因此論者指出《泷岡阡表》“文為表其父阡,實則表其母節”。
歐母鄭氏常用歐陽觀的事迹教育他,期望歐陽修能繼承父親身上的儉、仁、孝等優點。歐陽觀是一位“廉而好施與”的官員,俸祿不多,卻仍然擔心讓錢财成為自己的累贅。歐陽觀過世時,家中“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這意味着鄭氏和兩個孩子隻能過苦日子。鄭氏始終以儉約治家,後來日子稍有起色,對歐陽修說:“吾兒不能苟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歐陽修在而立之年被貶夷陵(今湖北宜昌),母親陪他同去夷陵生活,全無愁容與抱怨,反而言笑自若,還寬慰歐陽修:“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通過母親的講述,歐陽修知道父親是個孝子。歐陽觀常常思念過世的母親,歲時祭祀不辍,總是感慨祭品再豐富也不如父母健在時提供微薄的供養。母親還告訴歐陽修,歐陽觀為官時對于刑獄慎之又慎,常常為不能幫助治下的百姓免于或減輕刑罰而自責。母親由這兩件事,歸納出歐陽觀做人處世的準則,将之傳給歐陽修:“夫養不必豐,要于孝;利雖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侍奉父母不在于提供多麼豐厚的物質,而在一個孝字,也許不能為所有人謀得利益,但重要的是保持一顆仁厚之心。
歐陽修在人生暮年寫作這篇文章并立碑,是因為他認為經曆長時間的檢驗,他沒有辜負母親對他的期待,他在文章的最後自豪寫道“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來自何處?來自母親的教育、純良的家風。
文母儉勤,鼓勵孩子為國盡忠
廬陵“五忠一節”中的最後一位是文天祥,他谥号“忠烈”。史書記載,文天祥童年時,在故鄉學宮中見到歐陽修、楊邦乂、胡铨的塑像,這些鄉賢“皆谥忠節”,他心生羨慕,立志要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沒不俎豆(古代祭祀用具)其間,非夫也”。
文天祥日後不僅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而且更為悲壯。文天祥的選擇,不僅受到時代的影響、先賢的影響,也受到家庭的影響。他的父親文儀和母親曾德慈都教他以忠報國。文天祥的事業并不隻是他一個人的事業,而是與他有共同信念的一群人的事業,這其中他的家人付出極多,卻容易被忽視。
關于文天祥的母親曾德慈,文天祥的弟弟文璧有一篇《齊魏兩國夫人行實》,由此我們可知她是一位“生有摯性”的頑強女性,她以“儉勤”相夫教子,自己的吃穿用度十分簡約,但在孩子的教育上從不吝啬,若是要為孩子延請名師,就是典當自己的首飾也願意。文天祥和弟弟文璧沒有辜負母親的期待,都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文天祥還高中狀元。
曾德慈默默支持文天祥的事業,一家人聚少離多。文璧就任惠州知州後,将母親接來了惠州,行實寫道“歲在丁醜(1277年),天祥自閩來谂,兄弟叠娛侍,意頗自适”,然而身處戰亂之中,母子團聚的溫馨時光注定是短暫的。更大的悲劇發生在第二年,這年農曆九月,曾德慈在惠州軍中感染疫病而亡,十一月,文天祥的長子文道生也病死在惠州。在此前後,文天祥的妻子、女兒或被俘,或死于戰亂。
文天祥與母親感情深厚,他在詩中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在被押送元大都的路途上,文天祥作《邳州哭母小祥》,所謂“小祥”指父母逝世一周年,他作為長子無法祭祀母親,沉痛不已,他追憶母親對自己的教誨,更加堅定以身殉國的志向:“母嘗教我忠,我不違母志。”
在第二年“大祥”時,文天祥在獄中寫下《哭母大祥》,他做了一個夢,“夜來好夢歸故國,忽然海上見顔色。一聲雞叫淚滿床,化為清血衣裳濕。當年嫠緯意謂何,親曾撫我夜枕戈。”枕戈待旦的典故不必多言,“嫠緯”即“嫠不恤緯”的典故,出自《左傳》,嫠為寡婦,說的是寡婦不擔心緯線少,織不成布,擔心的是社稷傾頹而禍及自己與家人。文天祥的母親懂得這一道理,因此堅定支持兒子的事業。
文天祥在詩中感慨“古來全忠不全孝,世事至此甘滂沱”,他已下定決心慷慨赴死,若問平生憾事,便是無法親自歸葬母親。他将這件事委托給了弟弟文璧,文璧在行實中用了幾乎一半的篇幅寫歸葬的過程,他完成了哥哥交待給自己的事,而此時文天祥已就義。
母親、父親與孩子共同構成一個核心家庭,中國人曆來注重父母對孩子的身教與言教,家風由此傳承,細品中國人的家風家訓,無不以賢為典範。見賢思齊,敬德崇仁,如此家風方能緻遠。(陳彧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