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流轉電壓I-V電路(或電壓轉電流V-I電路)是将輸入的電壓(電流)信号轉換為電流(電壓)信号,是電壓(電流)控制的電流(電壓)源,在工業控制與傳感器應用場合使用比較多。
最簡單的I-V電路就是利用一個精密電阻(如繞線電阻),如下圖所示:
為了抑制高頻幹擾,也通常會加入低通濾波器,如下圖所示:
很明顯,如果我們的負載直接與電路輸出相連接,那麼由于負載本身有一定的輸入電阻,與繞線電阻的阻值并聯後總阻值會發生變化(即負載效應),因此,該電路不适于負載變化較大的應用場合,但我們可以接一個電壓跟随器,如下圖所示:
我們也可以用反相放大器來組成I-V電路,如下圖所示,反相端一方面與輸入電流源ii連接,另一方面通過反饋電阻Rf與輸出連接形成負反饋電路。
根據運放“虛短”特性,反相端與同相端的電位相同,即地電位(0),因此有:
公式中的電阻Rf就是輸入電流的放大倍數(因為是将電流放大為電壓,也稱為跨阻抗放大器),也稱為靈敏度
下圖為光電二極管檢測應用電路:
光電二極管是一種傳感器,光線照射時可産生光電流,利用I-V轉換電路即可将光電流轉換成電壓輸出,由于運放的輸入阻抗非常大,輸出阻抗比較小,因此可以高效地進行I-V轉換。
從公式中也可以看出,隻要調節反饋電阻Rf的大小,就可以将輸入電流轉換為輸出電壓,當然,輸入電流越小,則需要的反饋電阻越大,在高靈敏度的場合并不适用,比如輸入電流是微安級,則電阻Rf就需要兆歐姆級,這顯然不太現實,因為反饋電阻太大,準确度就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可以将此電路修改一下:
根據下圖可得A節點電流,則有:
改進型後的高靈敏度I-V轉換電路的靈敏度不再僅僅取決地反饋電阻Rf,也取決于R1、R2,隻要合理的配置它們的比值,即可在不增大電阻的情況下改善靈敏度。
我們再來看看電壓轉電流(V/I)電路。下圖為V-I電路,運放反相端一方面通過電阻R1與輸入電壓源連接,另一方面通過反饋電阻RL與輸出相連接:
其實就是個反相放大器,因此,它的表達值如下:
如果我們把RL(不一定是電阻,可以是電感,電容,甚至非線性器件也可以,如二極管)當作負載接入到電路中的話,則流過負載(反饋電阻)RL的電流表達式如下:
相應的,也有同相放大的電壓轉換為電流電路,如下圖所示:
但是這些V-I轉換電路的負載都是浮地(即負載的任何一端未與地相連接),并沒有實際的應用價值,因為大多數場合,我們都要求負載是接地的,因此如下圖所示:
此電路增加了運放OP2組成的電壓跟随器,因此uA=uo
這樣,隻要R5的阻值是一定的,則負載電流與R5的電流就是相等的,即可實現共地V-I轉換,但是由于大多數常用的運算放大器輸出電流并不大,因此不适于負載電路比較大的場合,我們可以用三極管進行擴流輸出,如下圖所示:
這樣流過負載RL的電流不再由運放直接提供,而是由三極管将運放輸出放大後的電流來提供,如果需要更大的電流,也可以使用達林頓管(複合管)或場效應管來代替三極管Q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