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不止雙模還有雙卡 華為首款5G手機來了
5G時代的确快到了。
從當下各家廠商急切發布5G手機,高調向外展示自己将5G手機納入接下來的新機發售計劃,可一窺此中盛況,其形勢堪稱浪潮洶湧、蜂擁而至。每一款5G手機的曝光都備受關注,有的終端廠商和上遊廠商想通過5G來打一個翻身仗,有的想在5G時代繼續把守自己的王座。
5G手機還僅僅是5G時代在移動終端的部分縮影,更為龐大且廣闊并關聯5G技術的新業務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當中,在諸多我們所未能親身來接觸領略的領域都在不斷推引5G時代的铿锵步伐。
在今年6月份上海的MWC,華為亮出了其獲得的國内首張5G終端電信設備進網許可證。并在7月26日14:00,在深圳華為發布首款商用5G雙模手機——華為Mate 20 X (5G),随後将于8月正式對外開售。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華為Mate 20 X (5G)搭載的是5G雙模全網通芯片——7nm巴龍5000和麒麟980芯片。基于此,華為Mate 20 X (5G)便成為了目前唯一支持 SA和NSA兩種5G組網方式的商用手機。
先來說NSA組網,NSA是在5G技術推廣過程當中早期階段,被三大運營商作為過渡使用的主流組網方式。我們從運營商處得知,部署NSA的難度較低,基于4G R12規範即可。
目前來說,效果最佳的NSA組網也隻是接近但還不能達到5G NR的性能,這和其工作模式有關:其優先選擇4G核心網絡——5G基站——用戶通道來轉發數據,以4G核心網絡——5G基站——4G基站——用戶通道來增加速率。
再來說SA組網,其工作模式完全獨立于4G網絡,直接經由5G核心網絡與5G基站相互配合進行組網。
由以上兩者的對比,大家也都很明顯看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NSA組網缺失了至關重要的5G核心網絡。所以從架構、性能和功能實現等各方面看,“沒有5G核心網絡的組網是沒有靈魂的”。
中國電信在本屆MWC上曾坦率表态:SA對現網改造較小,NSA向SA演進是最終趨勢,SA終端比需要雙連接的NSA終端成本低,抗幹擾能力強,所以電信會直接使用SA組建全新的5G網絡。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也表示,從2020年1月1日開始,5G終端必須具備SA模式,相關部門将不允許隻支持NSA組網模式手機入網,中國移動将加速推出同時支持NSA和SA的多模多頻5G終端。
從兩大運營商的表态上也可窺見兩者之别。
當然,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單模NSA手機自明年開始被禁止入網,但已購入者在相互兼容的運營商NSA網絡下确實可以繼續使用,隻不過用起來會遭遇較多的尴尬問題:
由于各個運營商建設5G的進度和組網方式不盡相同,單模NSA在跨地域、跨國家、跨運營商的場景當中,可能會遭遇在别家SA網絡下無法使用、在其它非兼容的運營商NSA網絡下無法使用的麻煩,那麼這樣糟糕的使用體驗在5G時代還有何意義?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詳細評測,來全面了解一下華為首款5G手機——華為Mate 20 X (5G)。
二、外觀:全景巨幕屏旗艦 7.2寸震撼觀感
華為Mate 20 X(5G)擁有7.2英寸全景巨幕屏,麒麟980處理器、4000萬像素超廣角徕卡三攝、石墨烯和液冷雙重散熱等奢華配置與功能。
華為Mate 20 X (5G)裝載的7.2英寸OLED全景巨幕屏,分辨率為2244x1080。
這是華為Mate 20 X (5G)的機身後背,可以看到華為Mate20系列标志性的“超跑之眼”矩陣鏡頭,其呈矩形排布了徕卡三攝與閃光燈,是十分方正、規整的排列。
這是華為Mate 20 X (5G)專屬的5G logo标識,也是其在外觀方面區别于華為Mate 20 X 的地方。
三、5G體驗:速度是4G的10倍,你從未有過的全新感受
筆者辦理的是一張中國聯通的5G卡,根據中國聯通官方所公開的信息,确認鄭州市地鐵5号線全段、聯通鄭州市中原路營業廳可能覆蓋有5G信号。
中國聯通官方公布的5G覆蓋網點
首先,筆者就近來到了地鐵5号線的某站點,下至地鐵站台,興奮地打開5G開關,結果……
無5G信号
帶着一臉問号,筆者連續乘坐9站地鐵,幾乎行完了半個5号線北段和半個5号線西段,全程未發現5G信号的痕迹。因時間緊迫和不清楚去何處投訴反饋,筆者作罷,敗興而歸,第二天一大早去往備選的聯通鄭州市中原路營業廳。
看到門口和店内高調懸挂的巨幅“5G體驗中心”,筆者再一次信心十足,開心地進入店内,着手開始5G相關的測試體驗項目。
結果……
現場無5G信号——華為Mate 20 X (5G)和它的友商手機們
人要是倒黴起來,真的是喝涼水都塞牙。我親曆了來到中國聯通所指定的官方5G體驗區,卻體驗不到5G的窘況。筆者與現場工作人員溝通之後他們才察覺此事,并随後聯系相關部門檢修。
在當前階段,至少是在筆者所在的鄭州市,部分運營商對于5G的運維精力投入仍是略顯不足,反映到具體的事物上,便是為數并不多的5G覆蓋網點在5G網絡中斷之後無人及時發現和快速維護。也無可厚非,畢竟當前除了筆者這樣極少數的提前體驗測試者,還尚無真正意義上的用戶。待諸如華為Mate 20 X (5G)這樣的真正可商用5G終端全面發售鋪開之後,相信會有所好轉。
這裡還是感謝聯通鄭州市中原路營業廳的現場工作人員,一番檢查修理之後,筆者終于看到了5G圖标浮上手機通知欄。接下來開始進入我們的測試體驗。
——上傳/下載速率
5G下載速率
這是筆者第一次看到近千兆的移動網絡下載速度,經過測試,華為Mate 20 X (5G)的峰值網速達到了894Mbps,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網速111.75MB/s。如果以峰值速率下載3GB的電影、電視劇,用時二十多秒即可完成。
來看一下對比,這是相同測試場景、同一手機,4G網絡峰值下載速率隻有95.2Mbps,5G峰值下載速率達到了4G的近10倍。同時5G上傳速率也是達到後者的10倍。
需要指出的是,5G測試數據受到網絡、内容源服務器、周邊環境、在線用戶數量等諸因素影響,有一定的波動性屬于正常現象。根據泰爾終端實驗室的檢測結果,華為Mate 20 X (5G)在實驗室測試環境下,5G下行速率實測達到1.85Gbps。
——實際應用體驗
SPEEDTEST(5G主流測速工具)所測得的是5G網絡下的理論傳輸速率,那麼實際用起來5G網絡是一個什麼感覺呢?我們對接下來應用下載、音樂下載、在線高清視頻、手機網絡遊戲進行了體驗測試。
5G網絡下載應用
4G網絡下載應用
就以1.66G的《王者榮耀》為例,可以看到在實際下載應用的時候,5G網絡下,其下載速度飙至88.3MB/s,短短數秒就完成了安裝包下載,形成對比的是同測試環境下使用4G網絡,下載速度可以用龜速形容。
5G網絡下載音樂
歌曲下載時,在5G網絡環境當中幾乎看不到進度條的閃動。
5G網絡下在線看視頻
4G網絡下在線看視頻
随意拉動1080P在線視頻的進度條,在5G網絡環境下幾乎看不到任何緩沖,基本瞬間緩沖完成。由于相同測試環境的信号傳輸并不十分良好,4G網絡下需要經曆一定的時間間隔用以緩沖。
——遊戲時延體驗
5G和4G比較,其技術極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傳輸超低時延。什麼是時延,以我們日常生活舉例,日常生活當中兩個人對話進行聲音信息的互相傳遞,其傳遞的時間是140毫秒。
而此前大家對5G預期的時延甚至到了1毫秒這樣一個有些空想色彩的速度。通過實際體驗來看,即使是更低一些的快速反應速度,我們的網絡環境和配套的技術還都做不到。
我們選擇了當下最主流的兩個手遊《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進行體驗測試。
《王者榮耀》未正确識别5G網絡
《和平精英》
除此之外,我們還意外發現5G網絡環境當中,應用内更新下載的速度也是4G網絡的龜速水平。這讓筆者有些疑問:雖然日常應用下載速度相比于4G有所飙升,但為何實際應用中的網絡下載速率、延時和4G網絡環境别無二緻?
通過與運營商工作人員溝通我們了解到,當前幾乎所有的應用還都是匹配的4G網絡時代的資源需求,從而在5G網絡環境當中體現不出任何優勢,未來的5G網絡成熟之後,應用内資源調配一定會有所改變。
四、攝影:徕卡三攝在此 拍照最好的真5G手機
和華為Mate 20 X完全一緻,華為Mate 20 X (5G)采用了徕卡三攝 AI軟件優化,與年度拍照旗艦華為Mate20系列的主流水平相當。
其搭載IMX600主攝,融入20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800萬像素長焦鏡頭,單就攝影方面的配置而言,同時支持三倍光學變焦和五倍的混合變焦。
這是晝間多雲天氣下所拍得的白雲山,其成像對比度極強,照片有立體感,因個人所好,這裡筆者沒有打開徕卡鮮豔模式,默認開啟的是徕卡标準,其色彩還原十分準确。
0.6x(超廣角)
打開超廣角模式之後,主攝切至超廣角鏡頭,白平衡算法方面會有一定的相異之處,但這成像已經是教科書級的。
超廣角 夜景模式
夜間、弱光下的攝影是華為手機迄今為止從來未變的基本盤,也是其目前仍無法被超越的影像護城河,單就超廣角 夜景模式同時開啟工作的功能支持來說,許多廠商至今仍無法跟進而隻能做着二選一的遊戲。
五、性能:麒麟980、GPU Turbo、方舟編譯器、EROFS到齊了!
——麒麟980
麒麟處理器一步步走上了世界之巅,最近幾代更是頻頻拿下各種技術的全球首發。
華為Mate 20 X (5G)所搭載的為麒麟980移動平台:全球首商用7nm制造工藝,引入多核智能調度機制,結合四個高能效A55核心,大中小架構能夠提供更為精确的調度層次,讓CPU在重載、中載、輕載場景下靈活适配,提供所需性能的同時盡可能降低能耗。
GPU部分則引入了AI調頻調度技術,能夠實時學習幀率、流暢度和觸屏輸入變化,預測手機任務負載,動态智能感知手機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性能瓶頸,及時進行調頻調度。
——GPU Turbo 3.0
華為Mate 20 X (5G)自帶最新的GPU Turbo 3.0,其能夠在系統底層幫助提升GPU效率,壓制功耗的前提下實現更流暢穩定的高幀率和更長續航。
當前,王者榮耀、QQ飛車、和平精英、陰陽師、我的世界等主流手遊均可在GPU Turbo 3.0加持的華為Mate 20 X (5G)上實現低功耗、高幀率運行。
這裡我們選擇了對硬件要求最高的《和平精英》進行幀數測試,可以看到全程穩定在當前遊戲所設定的幀率極限水平,平均波動也不到一幀,充分顯示了GPU Turbo 3.0加持麒麟980的性能實力所在。
——超級文件系統EROFS
華為Mate 20 X (5G)預裝的EMUI9.1系統采用超級文件系統EROFS,能夠從軟件底層層面優化性能,讓手機在安裝、傳輸大型文件等場景當中更為流暢。
經過測試可以看到,EROFS所重點提升的是其随機讀取性能。其手機随機讀取性能平均提升20%,最大可提升近300%。并且EROFS采用隻讀設計,系統分區不可被三方改寫,強化安全性。
——方舟編譯器
華為Mate 20 X (5G)還支持方舟編譯器,經高效的靜态編譯來代替高資源消耗的動态編譯之後,流暢度、響應性能均能有所提升。這裡
援引華為實驗室的數據,以新浪微博極速版為例,這樣的第三方應用使用方舟編譯器後,操作流暢度提升可達60%。。
六、充電續航:可以消解對5G手機曾經的功耗焦慮了
在電池容量、充電功率方面,華為Mate 20 X (5G)與此前的華為Mate 20 X完全不同的方案搭配,其充電功率由22.5W提升至華為迄今為止最強的40W超級快充。
接下來我們進行詳細測試。
1、在線視頻測試
筆者使用使用哔哩哔哩客戶端播放在線彈幕視頻,20%音量,70%亮度。
從100%電量開始,1小時之後,剩餘電量91%。耗電9%。按照這樣的掉電速率,在同樣的測試環境當中,華為Mate 20 X (5G)滿電可以連續播放在線視頻超過11個小時問題不大,保留了華為Mate20系列長續航的特色。
2、遊戲測試
筆者使用吃雞手遊《和平精英》來測試華為Mate 20 X (5G)的續航,HDR高清、超高幀率。
從88%電量開始,60分鐘後,剩餘電量70%。耗費電量18%。按照如此的掉電速率,華為Mate 20 X (5G)預計可以連續吃雞5到6個小時左右(注意手機開啟了HDR高清,該場景功耗為此遊戲目前最高)。
這裡說明一下,由于目前5G網絡還未完全普及覆蓋,所以很多人關注5G手機在4G網絡環境下的續航表現,故此以上兩項的測試項目均開啟雙4G網絡和WiFi,續航表現與筆者此前所測試過的4G版華為Mate20系列的機型基本保持一緻。
3、充電測試
華為Mate 20 X (5G)配備的是40W華為超級快充,息屏開機狀态下一小時即可從10%回血到98%,如此的速率居于華為品牌旗艦手機的最高段位。日常外出使用,遇到電量将盡,閃充一會兒即可快速滿血複活,繼續長航使用。
七、總結:沒給對手留丁點追趕機會 下個時代屬于華為
通過此番對于華為Mate 20 X (5G)手機的評測體驗,我們可以十分肯定地先下一個結論——5G不是噱頭。
通過我們親赴5G覆蓋區域進行網絡測試,即使是目前處于NSA組網的早期5G階段,華為Mate 20 X (5G)的5G應用所帶來的改變也能明顯提升當前網絡體驗。最顯而易見的便是其10倍于4G網絡下載速率、上傳速率已經可以作用于除應用内下載、上傳的所有環境:
不止是體現在測速軟件當中,當使用華為Mate 20 X (5G)在5G網絡環境下下載軟件、音樂、視頻乃至電子書漫畫等更多的應用外資源之時,能夠親眼目睹其所帶來的10倍速下載效果,以前需要好幾分鐘下載完成的《王者榮耀》現在可用秒為單位完成下載。
并且,而現階段還未改變的應用内資源調配,如應用内下載更新、遊戲延時等場景,一定會随着未來5G終端用戶的增加而敦促軟件廠商進行生态性的巨變。
回到華為Mate 20 X (5G)的産品上,我們起初在體驗開始拿到這款5G手機的時候,如果不是特别去注意機身背部的的5G logo,其實就外觀方面它和此前的4G版華為Mate 20 X沒有任何差别。
之所以選擇華為Mate 20 X來進行5G改造,除了華為Mate 20 X本身屬于華為品牌高端旗艦手機的屬性,在外觀、拍照、性能、續航等方面全無短闆。
筆者雖然未對該機進行拆解,但通過機内加裝不同模塊,以實現不放棄目前的4G功能,保留之前部件,同時加入5G模塊等各項硬件等來判斷,可以确定該機除卻外觀、基本功能(5G之外),内部模樣與此前的華為Mate 20 X決然不同。
華為Mate 20 X (5G)除了是當前唯一支持SA/NSA兩種組網方式,更還是率先支持5G 4G雙卡雙待。這就意味着目前隻有華為Mate 20 X (5G)能夠讓你不間斷地從4G時代過渡到NSA組網5G時代再到SA組網的真5G時代。
回想多年前華為手機以K3V2為起點的艱難自研起步,再到今天巴龍5000不給對手留丁點兒追趕時間的代際超前躍進,筆者能肯定的是,照如此前進速度,5G時代一定屬于華為。
另一方面,在鄭州市地鐵5号線、5G體驗廳等運營商指定的5G覆蓋區域所遭遇的尴尬也讓筆者感慨萬千,那就是5G技術相比于此前的任何一代通訊技術的叠代難度都更高,單靠終端廠商的躍進還遠遠不夠。
我們什麼時候能真正地、方便地、穩定地用上5G,扔掉手中的4G卡,這就不是手機終端廠商能夠左右的了,手機廠商能做的就是推出可靠的5G的終端,由此角度出發,我們完全可以給華為Mate 20 X (5G)一個足夠優秀的評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