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習書法的人,都發現一個同一個問題,橫折這個漢字中使用非常多的筆畫,在能涵蓋所有用筆的“永”字中卻沒有出現。
于是,人們對橫折的書寫一直都抱着一種探秘的心态,明明“永”字中有“橫折勾”這樣一個筆畫,卻沒有說明“橫折”的寫法,難不成“橫折”就是“橫”和“豎”的組合?與“豎勾”是“豎”和“趯”的組合一樣?
永字中是有橫折的
這樣的猜測,也對也不對,因為有卻不全面。篆書中的各種折角都是圓折的,都可以不用提按頓挫,而一揮而就。在篆書隸變時,多數的組合部件被拆分後重新組合。各種框也被拆成各種直筆畫。
隸書中的“橫折”就是“橫”和“豎”組合成的,書寫時是分明的兩筆。《石門頌》的這幾個折角,都能看出來,橫和豎是兩筆。《曹全碑》中的“君”字的兩個右上折角,都是這樣的。
石門頌局部
這種書寫方法,一直延續到兩晉。直到北魏的碑刻出現,折角就有了改變,有了折肩。這樣的折肩也被帶到了楷書中,從此後,也就是北魏以後,折角便成了楷書的最明顯的特征,直到今天還是那樣。
可以說,北魏是楷書前後不同的分界線。兩晉時期的楷書以小楷為主,用筆較圓潤,顯超逸。北魏及唐朝楷書寸楷居多,用筆較遒勁,有棱角。
曹全碑局部
兩晉的楷書氣韻高古,源于晉人的尚韻,書寫方法也就比較靈活多變。“活”是晉代楷書的代表字,于是,晉楷就出現了可篆,可隸,可草的現象。很多豎勾有章草的影子,捺腳有隸書的味道,折角有篆書的形勢。
橫折這樣的筆畫,本來在造字之初代表一個完整的符号,隸變的過程的被拆分開了。雖然整個字得到了優化,然而這個折角卻不便于快速書寫了。在書寫以實用為目的的年代,這樣的結果肯定是要被改寫的。
王羲之 小楷 黃庭經局部
幾乎與隸書定型的同時,又在隸書的基礎上出現了章草和楷書、行書。楷化後,變一些短小的筆畫為點畫或者啄、挑,折角的寫法也有了變化。
一種寫法恢複到篆書的不停筆而轉過,今天的人們把這叫做“絞轉”。這個命名雖然不是特别準确,但能與其他用筆區分。
這個用筆方法,王羲之講得很形象。他說:“夫以屈腳之法,彎彎如角弓之張,‘鳥’、‘焉’、‘為’、‘烏’之類是也。”
彎曲的膝蓋
他說“鳥”、“為”等這些字用的是“屈腳法”,這種方法就是彎曲的膝蓋,并且象弓箭一樣有張力,王羲之說得多形象!如果過讀過張懷瓘的《玉堂禁經》,就能一下子判斷出來,這和他的“鈎努勢”是一個方法,不同的名稱。
張懷瓘說要寫出這種筆勢,就要“圓角而趯”。圓角當然就是膝蓋彎曲時的圓角。趯,則是趯鋒,象鐵釘快速畫過石頭的那種感覺,這樣,筆畫就有了張力。
鐘繇 宣示表中鳥、為的鈎努勢
另一種方法,轉得比較突然,也是一筆而過。就是筆頭橫向行筆時,突然停止而轉變方向。這也有個名字叫“頓筆”。“頓”是什麼意思呢?是“很短時間的停止”,是“突然、立刻”。可是卻被現在的人理解為“運筆用力向下而暫不移動”。這樣就出現個楷書中那個棱角突出,有點怪異的折肩。
這個方法王羲之當然不能不懂,他說:“急引急牽,如雲中之掣電,“日”、“月”、“目”、“因”之例是也。”王羲之說這種方法像雲中突然閃亮的閃電,非常迅捷,非常短暫。這也正是“急引急牽”這個名字由來。
掣電
完全不像現在的人們寫折肩那樣,先把筆斜拉下去換半個面,再把筆直拉過來再換半個面。這樣的做法純粹是為了得到折肩的外形,而制作折肩。已經失去了書法“寫”的内涵,難怪米芾要對唐楷那麼不客氣。
張懷瓘的比喻同樣形象,雖然沒有王羲之的比喻激烈,但較王羲之的更利于觀察。他把這種寫法見“鈎裹勢”,需要“圓而憿鋒”。這個“圓”可不是圓角的意思,而是圓筆的意思,是筆畫要飽滿。
拐直角彎的激流
憿鋒就是“激鋒”,因為“憿”和“激”古時候是通用的。激鋒就是像激流那樣的用筆,本來就湍急的流水遇到障礙,要改變方向,那一撞一激就足夠了。
兩位古人雖然說得都夠形象,但在一些人看來不夠直白。還是把最直白的寫法告訴你吧,太簡單,不要失望嗷!
王羲之黃庭經裡月、目的鈎裹勢
鈎努勢:圓角直過,就是快速轉,隻要速度夠,就能轉過去。
鈎裹勢:直角頓過,就是快速行筆,突然停止,突然轉向,同樣在一個疾字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