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5 21:31:00

宰相狀元餘事中

文章義節兩兼之

——頌文天祥

簡介:“餘事中”的“餘”應該是“另外還有”的意思。“事中”也就是“給事中”。“給事中”是官職名,最初為秦朝所設,至宋朝時為正四品,治理門下省的日常公務。

文天祥既做過狀元,又當過宰相,另外還做過“給事中”。他的文筆功夫和民族氣節兩者兼備,都非常棒!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對聯頌名家四)1

圖片來自網絡

猶留正氣參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文天祥

簡介:這副對聯現在題寫于廣州文天祥紀念祠,上聯嵌入了他的著名詩歌《正氣歌》,下聯化用了他的《過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對聯頌名家四)2

圖片來自網絡

一太極圖開道統;

兩程夫子出門牆。

——周敦頤

解釋:這是歌頌周敦頤的對聯。周敦頤,宋代著名理學家,“北宋五子”之一,代表作有《太極圖說》,也寫下了文學史上的名作《愛蓮說》。“兩程”指宋代大儒程頤程灏兩兄弟。這兩人都曾拜周敦頤為師,是周敦頤的學生。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對聯頌名家四)3

周敦頤故裡

沈酣與東海西湖南州北國之遊,夢裡溪山尤壯麗;

括囊乎天象地質人文物理之學,筆端談論自縱橫。

——頌沈括

簡介:這是一副嵌名聯,描寫的是北宋的科學家沈括,上下聯第一個字鑲嵌了“沈括”二字。另外“沈”與“沉”通假。上聯暗含了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下聯是此名著内容的概括。

照耀千秋,念當年鐵面冰心,建谠言不希後福;

聞風百世,至今日婦人孺子,頌清官隻有先生。

——頌包拯

簡介:此聯讴歌的是包拯鐵面無私、懲惡揚善的的清官風範。

上聯:“鐵面冰心”是說鐵面無私。“谠言”指正直的言論。

後世為紀念這位彪炳史冊的“包青天”,特意興建包公祠,并撰聯贊頌。

包拯曾任開封知府,以清正廉潔著稱,執法如山,不避權貴,匡正驅邪,懲惡除奸,深得百姓擁戴。 他的事迹長期流傳民間,過去小說、戲曲多取為題材,元雜劇有《陳州粜米》等作品。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對聯頌名家四)4

圖片來自網絡

玉茗堂中傳蝶夢,

臨川集上插芳馨。

——頌湯顯祖

解釋:現代著名版畫家,賴少其題湯顯祖紀念館。

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四部戲曲作品《牡丹亭》《紫钗記》《邯鄲記》《南柯記》合稱臨川(湯顯祖江西臨川人)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

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争半壁;

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臣。

——康熙頌鄭成功

簡介:清兵入關後,晚明鳳陽總督馬士英在南京擁立福王。但他專權誤國,與四鎮總兵心懷二志,不為抵禦之計反而排抑忠良,緻使弘光小朝廷頃刻覆亡。鄭成功拒不降清,以廈門、金門為根據地,揮師北伐,直至南京。失敗後,率軍收複被荷蘭侵占了30餘年的台灣。朱明諸王都已無寸土可守,可東南一隅偏有這一支勁旅孤忠,始終沒放棄再圖恢複。可惜天不假年,不久病逝。後來其遺體遷葬福建時,康熙派官員一路護送,并題聯相挽。作為新王朝的皇帝給予前朝忠烈以客觀和崇高的評價,其寬大襟懷值得感佩;鄭成功以此受敵人尊崇,亦可見忠誠于民族、維護國家統一永遠是高尚的品德。

寫鬼寫妖高人一等,

刺探刺虐入骨三分。

——頌蒲松齡

簡介:此是郭沫若1962年為蒲松齡在山東淄博市蒲松齡故居題寫的。

上聯:“寫鬼寫妖”指《聊齋志異》題材的特點是描寫鬼狐花妖的。“高人一等”既指蒲松齡在小說中塑造的鬼狐形象比“人”更生動,又指蒲松齡的寫作才能不同常人。

下聯:“貪虐”指貪官污吏。“刺貪刺虐”指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的主題思想是諷刺封建統治階級的貪婪和暴虐。

“入骨三分”化用成語“入木三分”,比喻見解、議論的深刻,指《聊齋志異》對罪惡社會的揭露深入骨髓。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對聯頌名家四)5

圖片來自網絡

鬼狐有性格,

笑罵成文章。

——頌蒲松齡

簡介:這是老舍先生對蒲松齡老前輩的評價,簡明而生動地道出了《聊齋志異》的文學特點。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意思是在書房裡記錄奇異的故事。全書共有短篇小說四百九十多篇,題材廣泛,内容豐富,有極高的藝術成就。作品成功地塑造了衆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文言短篇小說的巅峰之作。

名家文學對聯大全(對聯頌名家四)6

圖片來自網絡

(未完待續)

整理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點個贊再走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