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力》這本書不同于我最看閱讀的其他書籍,基本都是直白的語言加上淺顯易懂的例子,沒有高深的術語,也沒有很多大師的名言警句。
我想寫下點什麼是我覺得這本書其實對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都是很有用的。不管是去商場買電視,還是去大街上買衣服,還是商場上的談判。
生活無處不需要談判和讨價還價,能夠學到一些讨價還價的智慧,不但能給我們帶來很多利益,同時也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和豁達。
談判的第一要義,知己知彼談判對象:很多時候我們的談判對象都是我們不熟悉的或者甚至根本沒有聽過的人。
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必須盡可能地在談判之前去了解談判可能參加的人員名單。
然後盡可能地去搜集一些他們的生活信息,從而去判斷這些人的喜好和行為習慣。
這樣不管是談判,還是宴請都不至于會犯了忌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談判公司:對談判公司的規模,性質,發展曆史都需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全方位盡可能多地掌握對方公司的信息。
增加我們在談判過程中應變突發事情的資料。
舉個例子:如果你隻是去談成衣的采購合同,但是中途客戶提出也需要采購一些毛巾,而且數量比成衣還要多。如果提前對他們公司進行了全面的了解,你一定會知道他們最近準備擴展這方面的市場。
如果客戶随意問起,你對答如流而且有相應的方案,那麼客戶的信任度就會增加很多。
談判方案:談判的大緻内容你們肯定是提前知道的。
那麼如何做一個滿意的談判方案就很重要了。不但要做盡可能詳盡的方案,而且還需要做備選方案。
如果是重大項目必須要做項目演練,并且盡可能的提前預演,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會盡可能的發現談判中會遇到的問題。提前做出預判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
第二要義,談判技巧學會使用共同話題
談判之前如果情況允許大家一起吃個飯或者休息一下,聊聊天放松下。
這個時候如果有共同的話題就會為後面的談判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時候談判僵持不下的時候也可以選擇暫停談判,大家随意地聊聊天,共同話題也會緩和氣氛起到調和的作用。
如果我們做好了詳細的背景調查,那麼找個共同話題應該是不難的。
共同話題很容易讓兩個陌生人的距離拉近,距離近了,對談判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勇于承認錯誤
松下幸之助說過:“偶爾犯了錯誤無可厚非,但從對待錯誤的态度上,我們可以看清楚一個人的責任感”。
是人就會犯錯誤,如果在談判中犯了什麼錯誤,及時提出來跟客戶解釋清楚,隻要不是緻命的錯誤一般都會選擇諒解,而且還會給對方留一個好印象。
當然低級的錯誤,或者專業能力方面的錯誤是不可以犯的,這種錯誤代表的是你能力的欠缺,是緻命的。
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做生意就是做人,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利益是相互的。隻有雙赢的局面才是真的赢。
雖然談判桌上大家需要各自為政,但是也不能一味地打壓對方,斤斤計較。這樣隻能讓談判陷入僵局。
堅持底線
我們本來準備了300塊買一件衣服,結果最後花了500塊。
但是大生意場上失之毫厘差之千裡,一分一毫最後都是很大一筆錢。
所以一定要理智清醒地守住自己的底線。不能因為對方的步步緊逼或者為了談判成功而輕易妥協。
談判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底線然後記住,一開始的價格或者籌碼一定是和底線有差距的,在差距縮小的時候要掌握好分寸。
第三方加入談判
談判的時候經常會陷入僵局,雙方各不讓步,但是如果有第三者的加入這樣給了雙方台階,也給了機會。
如果你想3800塊買下那個電視,對方執意要4000塊,你說要回去跟丈夫商量,那麼對方怕你不買了,就會有所妥協。
我們有時候和客戶談價格始終談不下來就會請老闆或者經理過來,這樣做不但緩和了談判的氣氛,也會使談判事半功倍。
還有很多談判過程中的小細節比如需要學會适當地沉默,有時候先開口的人是有失先機的,再比如恰到好處地放棄,喜怒不形于色。
這本書呢,所有談判的細節基本都考慮到了,從個人言行舉止,到談判雙方的各個注意事項,還有談判的各種技巧。
個人覺得總結的很好,買東西喜歡講價的,或者從事商務活動的人,可以看看。
哪怕隻是學會了其中一個點,也是很有意義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