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自己做濰坊風筝節的風筝

自己做濰坊風筝節的風筝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01 11:52:59

自己做濰坊風筝節的風筝?策劃、執行/株洲晚報 記者 戴凜,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自己做濰坊風筝節的風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自己做濰坊風筝節的風筝(和春天來一場邂逅)1

自己做濰坊風筝節的風筝

策劃、執行/株洲晚報 記者 戴凜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一段優美的詩句,讓我們從不同角度看到了生機勃勃、充滿朝氣的春天。同時,也讓不少成年人冒出了童年的回憶,回想起自己動手制作風筝的樂趣。同學們,你們是否也想了解風筝的曆史,一起學做風筝呢?

在湘江風光帶,不少青少年在放飛風筝。記者/戴凜 攝

聽傳統

紙鸢寄願景,詩歌抒情懷

我市風筝愛好者劉旺發,曾多次代表株洲參加國内和省内的風筝賽事。他介紹,風筝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曆史,反映了人類最初想在天空翺翔的願望。在傳統的中國風筝上,大都繪有寓意平安和吉祥的圖案。它融合了群衆的欣賞習慣,反映了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着我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

古代還有“清明放斷鹞”之諺,斷鹞也是指的風筝。因為古人還認為,放風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筝時,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風筝上,讓風筝随風飄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筝帶走了。

記者梳理發現,涉及風筝的詩句有不少。比如高鼎的《村居》: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鄭闆橋有詩曰: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飛彩羅裙風擺動,好将蝴蝶鬥春歸。

還有吳友如的《題畫詩》:隻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淩空去,青雲有路通。

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也有關于風筝的詩謎:階下兒童仰面看,清明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别離。

憶童年

校園學制作,同學來比賽

“和同學們一起去校外的山頭放風筝,這樣的記憶至今難忘。”“80後”楊女士曾就讀于石峰區原湘氮學校,她回憶說,每到3月下旬,學校的勞技課就會組織同學們制作風筝。大家自己準備竹條、報紙等簡單材料,在老師的指導下一起制作。然後,老師再帶着同學們一起去學校附近的小山放飛,如果誰的風筝飛得高、飛得遠,還能獲得小獎勵。所以同學們每年都很期待春天,享受這樣有趣的小型春遊活動。

“父母沒有時間給我們制作,要想放風筝玩,就得自己動手做。”“50後”陳師傅也有着類似的童年記憶。他說,在當時由于材料不足,大家就把舊掃把的竹條抽下來,縱橫交錯綁起來做骨架,然後糊上紙,制成風筝。把家裡用來納鞋底的線用作風筝線,用它來放風筝既輕便又結實牢固。不過,一開始因竹條粗重,即使不停地奔跑也飛不高。後來,大家發現用篾刀加工竹片會更加精巧,于是對風筝進行了改良,總算摸索出了門道。

陳師傅笑着說,那時鄉村田野廣闊,沒有樓房,沒有電線,處處都是放風筝的好場地。每到清明節前後,他和小夥伴們就會相約放風筝。一時間,夥伴們此起彼伏的呼喊聲、歡笑聲響徹田園大地。

學制作

親子齊動手,家庭新體驗

看到上面這些,同學們是不是也有些心動了?為此,記者也聯系上了風筝達人劉旺發,請他為大家介紹簡易風筝的制作方法。

劉旺發介紹,制作簡易風筝其實非常簡單,同學們可以和家人來一次親子制作體驗。

劉旺發示範風筝制作的方式。記者/戴凜 攝

風筝的“面”,可選用較大的塑料袋做材料,重量輕、不容易破損,将其裁剪成規則的菱形、三角形均可。也可用報紙等輕質材料替代;風筝的骨架,則最好選用有韌性且輕薄的細竹篾,2條即可。也可以考慮使用細長的塑料杆替代。

制作時,将其中一根較長的竹篾彎曲,與另一根竹篾組合成“弓”狀(如圖2)。彎曲竹篾的邊緣,用“面”部的塑料袋或紙進行包邊粘貼。

為增加風筝的穩定性,可在風筝的左、右、下三個區域,各增加一個紙條作為“尾巴”,以增加風筝的平衡和穩定性。同時也便于依據風筝的飛行狀态進行調整。

風筝的提線和主線可以選擇稍粗的棉線,或者魚線。其中提線的兩頭,分别紮在風筝縱向的竹篾上,再與放飛的主線相接。這樣的目的是,方便通過調整主線與提線的位置來修正風筝的仰角,以便保持更好的飛行姿态。

小提示

放飛有技巧,安全要謹記

劉旺發表示,放風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風筝上天後,要根據風速等天氣條件不斷調整風筝,這就需要手勢與腳步調整的配合。如果風筝“栽頭”,就把尾巴加重;如果飛不高,就調整主線與提線的接觸點位置。因此,對同學們來說,從制作到放飛,都是一次提升動手能力,鍛煉專注力的好機會。當看到自己動手制作的風筝飛上天時,心裡就會生出一種喜悅與滿足,也有一種成就感。

劉旺發特别提醒,風筝放飛時最好選擇空曠的區域,周邊尤其是不能有電線。如果放飛區域有很多人,則務必注意風筝線的位置。特别是風筝起飛和降落時,低懸的風筝線不容易被别人發現,一旦與人體發生接觸,容易劃傷皮膚。還有,如果遇上雷雨天氣,則堅決不要放飛風筝,以免發生雷擊意外。

短評

呼喚形式更多的勞動教育

戴 凜

在筆者的童年記憶中,也有着和同學們一同制作風筝,出遊放飛風筝比賽的畫面。而這樣的活動,就是放在了小學和初中的“勞動技術”課中。同樣出現在“勞動技術”課上的,還有比如制作小闆凳、木質飛機,以及安裝燈泡、磨配鑰匙等。

近年來,各校推出了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課,比如校園種植活動,讓同學們在勞動鍛煉中認識植物,學習觀察植物生長。還有的學校進一步開展了農産品售賣,拓展了孩子們的交際、口才能力。這些都是很不錯的課程設計。

不過筆者認為,一些傳統的手工制作、維修類勞動技術課程,也可以考慮重新回歸課堂。

最近,有網友針對“90後”“00後”發起了這樣一個提問:你會修漏水的水龍頭嗎?知道怎樣替換客廳的射燈嗎?

很多網友感歎“真不知道”。還有多位網友稱:一直等到爸爸來家幫忙,才總算解決了水龍頭漏水的問題。

如今,豐富的家政維修服務确實能夠解決上述問題,體現了社會進步。但是因為基本技能缺失,卻常常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也讓生活少了很多樂趣。

一位心理專家表示,掌握多元的勞動技能是一個人了解世界、了解自我的過程。人們在學習勞動技能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自己的能力,還會産生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不斷獲得進步和他人的肯定。技能掌握得越多,安全感就越強。

因此,筆者也盼望校園勞動教育能夠更加豐富,比如通過更多的手工技能類勞動教育,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掌握更多的基本生活技能,在制作和維修中拓展孩子的探索欲。

來源:株洲晚報

審核:羅小玲

編輯:陳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