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舞獅的特色簡介

舞獅的特色簡介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8 19:28:02

十幾天前上映的《雄獅少年》口碑出現兩極化,因為“眯眯眼”的争論被推上風口浪尖,不過抛開争論,這部動畫電影的故事非常不錯,無論是三位主角的努力過程還是舞獅的中國傳統文化都非常值得推崇。本文小編不讨論“眯眯眼”的問題,我們來通過電影了解一下中國的舞獅文化!

舞獅的特色簡介(中華瑰寶舞獅的由來)1

作為我國的一項優秀民間藝術,舞獅子的曆史已經有上千年了。很多人家在重要的日子、節日都會請人來舞獅子。其中南方以兩廣江浙一帶尤甚,北方主要是河南河北北京天津這幾個地方比較流行。作為一種習俗,舞獅子在大多數人看來都是一種很熱鬧的活動。那你知道舞獅子的由來和寓意是什麼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舞獅子的由來和寓意,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舞獅的特色簡介(中華瑰寶舞獅的由來)2

舞獅的特色簡介(中華瑰寶舞獅的由來)3

舞獅是一種亞洲民間傳統表演藝術,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扮成獅子的樣子,作出獅子的各種形态動作。中國民俗傳統,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故此每逢喜慶節日,例如新春慶典、迎春賽會等,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獅子為百獸之尊,形象雄偉俊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将它當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能驅邪鎮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們逐漸形成了在春節時及其他重大活動裡舞獅子的習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開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據傳說,它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随着佛教傳入中國,舞獅子的活動也輸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骞出使西域後,和孔雀等一同帶回的貢品。而獅舞的技藝卻是引自西涼的"假面戲",也有人認為獅舞是五世紀時産生於劉宋的軍隊,後來傳入民間的。兩種說法都各有依據,今天已很難判斷其是非。

不過,唐代時獅舞已成為盛行於宮廷、軍旅、民間的一項活動。詩人白居易《西涼伎》詩中對此有生動地描繪:"西涼伎,西涼伎,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睛銀帖齒。奮迅毛衣擺雙耳,如從流沙來萬裡。"詩中描述的是當時舞獅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獅舞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舞獅的特色簡介(中華瑰寶舞獅的由來)4

舞獅的特色簡介(中華瑰寶舞獅的由來)5

北派獅舞以表演"武獅"為主,即魏武帝欽定的北魏"瑞獅",南派獅舞以表演"文獅"為主,南獅以廣東為中心,并風行于港澳,東南亞僑鄉。南獅流派衆多,有清遠、英德的"雞公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鶴、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