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總結了哪些讀書方法?董遇:“三餘”讀書法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古人總結了哪些讀書方法?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董遇:“三餘”讀書法。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蘇轼:“八面受敵”讀書法。北宋文學家蘇轼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這裡的“八面”,是指書的各個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對象分為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後各個擊破。
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曆歸納而成的。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約5萬多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隻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内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張溥:“七焚”讀書法。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并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