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拉近了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卻也帶來了很多困擾。
不得不說,時代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無論是購物還是上課,大家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就連老師與家長之前溝通,也不似以往的電話和家訪,一個家長群就足以解決問題。
為了更方便的溝通學生的日常,近些年,家長群成了潮流。老師建群以後,便會将各位家長以及科任老師邀請進群,方便溝通。不過,自我介紹的環節,卻成了“社死現場”。
剛剛建群,家長與老師之間也比較陌生。然而,這位班主任卻很會玩,用這樣的自我介紹緩解了尴尬的氣氛。雖然帶頭跑偏,但群裡卻是一片和諧,無一例外,這位蔣老師真是幽默搞笑得很啊!
很多時候,班主任除了管理學生的日常,也會擔任三大主科的教學工作。作為班主任,要比科任老師的工作量更大,壓力也更大,所以家長也要積極地配合老師的工作才行。
這位班主任帶頭做自我介紹,可是由于話沒有說全,家長都以為她叫“兼語文”。一位家長開了頭,後面跟着一排複制粘貼的家長,真是大型的“社死現場”,尴尬程度十顆星。
随着年級的增長,學生所學的科目也會逐漸增多。家長對于各科老師的名字,還是傻傻分不清楚的狀态。總會有些家長成為最醒目的一個,叫錯老師的名字和姓氏。
這天,班主任老師将一位老師邀請進群,也做了介紹。不過粗心的家長卻沒有記住,還在群裡問是教授哪門課的。不得不說,現在的家長在群裡看消息習慣了複制粘貼,突然換個套路,還有點不會玩了。
起名字是一件非常有講究的事情,不過有些家長卻不以為然。名字是要跟随孩子一生的,有些時候家長隻是随便起個名字。好的名字會被人誇贊,有争議的名字,卻影響頗深。
這位學生的名字叫許多,而家長在群裡的昵稱是許多爸爸。在做自我介紹的時候,這位家長卻是惹争議了,這時候體現了名字的重要性。原來“許多”同學的爸爸才是一枝獨秀的那個,其他家長都弱爆了!
學生在上初中的時候,老師會建議學生多讀課外書籍,比如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繪本讀物、名著等。不僅可以增加閱讀量,也能增長見識,從書中能夠學到很多。
大家對于金蓮的印象,要數“潘金蓮”了。這位老師與名著裡邊的人物“撞名”,家長卻是直呼潘老師,真是大型的翻車現場。不僅老師尴尬,帶頭問好的家長更是想要找地縫鑽了。
筆者有話說
家長群的建立,雖說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給老師和家長造成了困擾。在工作或者是休息之餘,如果家長或者是老師在群裡發布消息,那麼整個群裡的人都會拿着手機看一眼。
時間久了,家長對于家長群就不那麼重視了。因此,家長群裡就多了很多隻會複制粘貼的家長,不管複制的内容是對的還是錯的,便會直接粘貼到群裡。
學生時代,不管哪個年級,在期中或者是期末考試之後,都會召開家長會。之前是老師逐個家長打電話通知,有了家長群以後,便會在群裡發布消息,家長回複收到即可。
不過,有一位家長卻是“手抖”,将消息回複錯了。于是後面的一串爹媽就被帶跑偏,但是偏着偏着,又出了一個新花樣。真是服了這些家長,都不看一眼的嗎?
教師節是屬于老師們的節日,為了感謝老師對孩子的照顧和付出,家長也通常會以微薄之禮,表示對老師的感謝,這不家長統一出錢給老師買了一大束花。
下班以後,老師在群裡感謝家長送的花。然而卻出現了尴尬的一幕,這位家長雖然隻改動了一個字,但卻把整句話的意思都改了,估計老師要無語望天了,這幫“可愛”的家長。
筆者寄語
家長群的自我介紹,是大家相互認識的過程,卻不料成了大型的翻車現場。對于學生的教育,老師和家長都非常用心,配合的也相對比較默契。不過對于家長的使用,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約束一下自己的言行,以免給他人造成困擾。
今日話題:你的家長群有哪些有趣的聊天記錄?
喜歡本文的寶寶們記得分享和收藏噢!有想法的寶寶們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我們下期再見啦~(圖片均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