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拈花一笑大佛
巴蜀石窟造像,釋迦與弟子的對話
尋古迹的蓮蓮
釋迦摩尼千年前在印度的菩提樹下成道,他曾悟出一個道理:“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征得”,或許他的意思是,大家都是佛,都是如來,但是總是因為外界的紛擾,而看不到自己的本心。
于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悟道,釋迦開始說法。釋迦立佛與弟子的說法造像,這是巴蜀石窟的特色,也是巴蜀石窟的絕品。
巴蜀石窟的存在,在絲綢之路的曆史上有着不可小觑的地位。佛教東傳從中亞經西域,進入青海、甘肅,經川西北到成都彙集,再從成都向西南擴散,并沿長江而下傳播到建業(今南京)。四川省博物院内珍藏的萬佛寺南朝造像,就是南朝時期成都大寺林立的實證,那些造像以“褒衣博帶”、“秀骨清像”之風,填補了中國南朝造像的空白。
随着唐玄宗、唐僖宗先後入蜀,以及此後的武宗滅佛,大批中原的官吏、僧人、畫師、匠人随之入蜀,佛教在巴蜀地區迎來了第二次大繁榮。濃郁的生活氣息,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巴蜀石窟最鮮明的特色,曆史中彼時北方與中原地區陷入戰亂,巴蜀的信仰之光卻盛極一時,美輪美奂,接過中國石窟藝術的接力棒,創造了又一石窟造像與雕刻藝術的高峰。
“拈花一笑”的釋迦牟尼大佛就是巴蜀地區僅見的,巴蜀石窟造像中獨有的禅宗造像題材,時間均為宋。說到佛教造像中最常見的主角兒,釋迦牟尼當如是。雖然各朝各地釋迦的風格略有差異,但基本就是坐立卧三種正面朝向觀者的姿态,巴蜀石窟拈花大佛中的大佛都是釋迦,他一改前朝釋迦肅穆威嚴的形象,最常見最大衆的,便是安嶽圓覺洞中,側立偏頭的釋迦大佛。他頭飾螺發,高肉髻正中嵌髻珠,左手作與願印,身披袈裟,頭向右轉,雙目微低,目光恰好與下方雙手合十、企首仰望、嘴角帶笑的弟子迦葉遙相呼應,師生間相視交流,那種心有靈犀的默契感生動又感動。
眉山市仁壽縣冒水村,這裡的釋迦牟尼立佛與弟子的對話,被稱為宋代的《世尊講法圖》。主尊釋迦牟尼赤腳站在蓮台之上,碩大的體型占據了整塊石頭的絕大部分,旁邊是弟子迦葉,似是在說法與應答。釋迦雙耳修長垂于肩,圓臉豐潤,嘴角上揚,眉似彎月,雙目微笑。
内江市東林寺的拈花一笑佛,高大的釋迦含笑望向弟子,慈眉善目,表情生動,視覺極具沖擊力。
如果說未被重彩重塑的珍貴最真實最讓人動情,半邊寺的低調是何等的幸運,因為整座半邊寺内所有造像,包括釋迦身邊的弟子均被嚴重重彩或重塑,隻有這尊拈花一笑大佛,颔首垂目,身披袈裟,慈悲立足蓮台之上,手執說法印,一心向佛。
幾年前因為村民自發給石刻文物重彩的事件,網上讨論的沸沸揚揚,重彩重塑的拈花一笑大佛,本文就不提了,實地尋訪中,這些已知被重彩重塑的石窟造像,也不會列入我的計劃,畢竟自己時間與精力有限,用更多的時間記錄最原始的信息,才是我的訪古初衷。
将宋人的情思與雕刻技法完美的銘記在石壁上,宋代是佛教史上非常重要的轉折期, 彼時禅宗思想深刻的影響着當時政治、文化、哲學與思想諸多方面。禅宗反對偶像崇拜,信徒可以不讀經,精神上更趨于世俗和平民化。散落于民間的巴蜀地區拈花一笑大佛群,是當時精神生活的寫照,佛祖肅穆拈花,迦葉敬畏而笑,親切溫暖,這綿長的禅意,将釋迦為聖像的傳統形象徹底廢除,以笑容背後的不二法門植入生活,或許處處禅機才是禮佛的初心。
從現存的佛教石窟造像來看,宋之後的元代到明代,大肚彌勒佛和羅漢群,接替了拈花佛的淺笑,變成了開懷大笑的爽朗姿态。随着寺觀泥塑代替開窟造像和佛教衰落三教合一的朝代文化背景,海内現存石窟造像,再未出現過宋代巨型的拈花大佛,所以巴蜀存世的這些拈花一笑大佛,成為了見證宋代石窟造像史,和中國佛教史的絕唱。
佛教本是信仰,通過頓悟的過程,開解你我的疑惑。
世間的生生滅滅,燦似花開,萎似花謝,唯有信仰與藝術,還在千年傳承。
一切于佛而言,不過是一花一世界。
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