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放假重刷《我不是藥神》,被裡女一号(戲份最多的女性)譚卓的表現做折服。電影裡有一幕,思慧為了報答藥神,帶他回了家,正打算以身相許,孩子醒了……
局促、卑微、報答的方式都這麼笨拙,全在一場戲裡。
絕對不是不會演戲的花瓶。
之前的《暴裂無聲》裡演農婦,丢了孩子之後,從焦急到麻木到心如死灰;
《追兇者也》也是黑色懸疑氛圍中的一個異數,平衡了荷爾蒙氣息。
電影咖轉身投入小銀幕,效果如何呢?
扮相過老,劇中和高貴妃父親同框,真看不出這是父女倆。
下垂眼被化成丹鳳眼,加上審美清奇的咬唇妝,感覺和娴妃的母親才是同齡人。
演技上用力過猛,把高貴妃的嚣張跋扈演得很刻意。
太過用力是因為珠玉在前。
“甄嬛”版華妃背後有股肱之臣的家族撐腰,皇帝對她有舊情,長相也算美豔無雙,“作”起來合情合理。
相比華妃的“賤人就是矯情”,高貴妃的狠勁明顯流于表面。
靠電影積攢起的口碑,就這麼折損了,讓人替她感到得不償失。要知道,譚卓的起點高得令人羨慕。
從小家境優越,不用為了“賺錢養家”苦惱,早餐吃個魚家人都能給她做出紅燒、清蒸、炖、煎四種花樣。
畢業後,陪朋友去試鏡,結果自己被導演看中,第一部戲就當上了女主。
和婁烨隻見上一面就被定下演《春風沉醉的夜晚》,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成了當紅不讓的文藝片女神。
出演話劇《如夢之夢》裡的青年顧香蘭(中年顧香蘭由許晴扮演),一演就是五年。
2015年之前,譚卓一年隻接一部戲。
要是讓她像有的演員一年拍十個月,那簡直就是要她的命。
慢工、低産,磨出來的是精細活。
有一次拍戲時,導演希望譚卓現場殺豬,她真就同意了,連替身都不用。
學跳鋼管舞,每天3小時,肉被管子磨爛了,就往皮上打蠟。
殺青後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腳踝軟骨碎了,以後再也不能劇烈運動了。
就連在不被衆人看好的《延禧攻略》裡,也get到了新技能。表演昆曲,頭頂20斤的頭冠,一個下腰,頭皮就被拉扯得生疼……
從文藝片到商業片,從婁烨女主到于正女配,譚卓開始學會和自己、和市場妥協。
現在她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服務者,作為乙方盡可能提供好表演和宣傳的工作。
于正劇雖然诟病很多,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它捧紅過楊幂、趙麗穎、袁姗姗……
譚卓遭遇滑鐵盧,某種原因是因為水土不服:
電影是大銀幕的演出,需要鋪陳情緒、準确精細。(譚卓也确實是這麼演的)
而追劇的網友大多圖個爽,需要簡單直接粗暴,演員演起來難免表情動作幅度過大。
所以譚卓演得既不像自己,也不像于正女郎,出力不讨好,很容易理解。
正牌“于正女郎”就一定能勝任嗎?也未必。不信就看看楊蓉。
很多人不知道,名揚編劇界的于正是學表演出身。
他和楊蓉是上戲97級表演班的同班同學,大學期間轉行當了編劇,跟着香港導演李惠民學寫劇本。
而楊蓉呢,走的是典型科班演員路線。
16歲被破格錄取,做好學生本職的同時,順便每年拍一兩部戲。
(楊蓉早期劇照)
比起譚卓一出道就被名導相中的幸運,楊蓉卻總是棋差一着。
大三的時候,張藝謀團隊聯系楊蓉試鏡《幸福時光》的女主角,被楊蓉誤以為是拍廣告的。
試鏡前一天,副導演不死心,又給楊蓉打電話:我們是給張藝謀電影選演員。
當天已經安排了其他工作的楊蓉,硬生生讓張藝謀等了自己4個小時。
放導演鴿子的事,她還不止幹過一次。
當年趙寶剛籌拍《像霧像雨又像風》時(就是那部著名的捧紅了迅哥陳坤陸毅孫紅雷等若幹人的神劇),曾經想過讓楊蓉來演女主角方紫儀。
定下人選的前一天,導演想再見一下她和另一個候選人羅海瓊。
當時已經九點半了,楊蓉洗漱完畢躺在床上。
去見導演要換衣服,要化妝,好麻煩的,而且明天還有早課,就不想去了。
第二天下午上完課再去見趙導時,角色早已經定下了。
别人都羨慕她“伸手就能抓住機會”,她卻認為隻有剛好掉在頭上的,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所以,從來不去争取。
上戲畢業之後,她演過配角,挑過大梁,演遍了“善良大方溫柔典雅”的角色。
《少年天子》裡,嬌俏動人卻落得悲情結局的佟臘月。
《少年包青天3》裡,刁蠻任性古靈精怪的小風筝。
入行10年沒有經紀人,片酬都靠自己談。拿不準的就問問同學們:你現在大概多少錢啊?
第一次和于正合作是拍《歡喜婆婆俏媳婦》,原本定下的女二号開機前突然撂挑子,于正找不到人才想到了老同學楊蓉。
那個角色不僅要扮醜,還特别命苦:嫁八次都沒嫁掉的女人。
看到她為角色犧牲,于正拍《宮鎖珠簾》的時候,又主動找上門,問楊蓉願不願意演反派。
又是壞女人,又給人作配,楊蓉一開始是拒絕的。沖着第一部的知名度,才勉強接下了角色。
她飾演的襲香,為了複仇壞到了骨子裡,比女主還要搶戲。
在這部劇之前,楊蓉演了十年女主,微博粉絲不過幾萬。演過《宮2》,她發現“數據的提升是立竿見影的”。
找到了戲路的正确打開方式,接連接下了《宮鎖連城》、《陸貞傳奇》,演的都是反派。
從給唐嫣、楊穎作配,到在IP網劇《美人為餡》裡扛把子,不過一年的時間。
2017年又被大IP《鳳求凰》官宣為女主,楊蓉就像一支蓄積已久的潛力股終于要爆發了。
誰都沒想到,這種闆上釘釘的事情居然還能被截胡。
開機時,出現在片場的女主突然變成了頂着縫紉機頭的關曉彤。
于正在微博上為楊蓉喊話,言語中透露着無奈。
換女主的事情楊蓉一開始并不知情,直到消息被公布、媒體紛紛報道,她才知道自己失去了這個角色。
于正發微信來,想要當面跟楊蓉道歉。
心情落到谷底的楊蓉,直到一周後才見了于正。兩人面對面袒露心聲,她選擇原諒朋友。
等了三年的戲,最終還是沒有輪到自己來演。
氣勢弱了不說,還要含淚送祝福……
一個被大導演賞識,一個被于正捧在手心,但楊蓉、譚卓卻一直不溫不火,不逢時是原因之一。
40歲的中年女演員是演技擔當。
85後的小花是流量擔當。
而像楊蓉、譚卓這樣的,年紀不尴不尬,演技不上不下,對藝術有追求,但又放不下流量劇裡的甜頭,很難在演藝圈裡找準自己的定位。
換句話說,就是缺少核心競争力。
另一個原因還要從演員自身找:性格。
譚卓小時候性格古怪,天天挂着張臉,跟誰欠她錢似的。
讓她不開心,她就加倍還回去,怎麼損怎麼說話。
不喜歡黏黏糊糊的感情,即使和劇組同事關系再好,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我不是藥神》的劇組已經算是和譚卓玩的好的了,但她還是一結束拍攝就回酒店看書、睡覺、敷面膜。
楊蓉比她更宅,沒工作時,可以半個月不下樓。
被問到入行這麼多年,為什麼總紅不起來,自己也承認“太懶太保守”。
不愛做宣傳,還跟公司叮囑:把能推掉的宣傳全推掉。
可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放在今天,已經不好使了。
你可以花大把的時間專攻一部戲,不宣傳、不接商演,但這就意味着沒有知名度,沒有商業影響力,自然也就沒有選擇的權利。
當初聽信張藝謀不拍電視劇的章子怡,現在也要來小熒幕上分一杯羹。跨行當導演的黃渤,眼看電影即将上映,還要去《幻樂之城》、《創造101》為處女作做宣傳。
王菲不理解,說他是閑的。黃渤才不是閑的沒事幹,不吆喝自己,到頭來,連被影迷罵的機會都沒有。
向世界妥協,變成自己曾經不喜歡的樣子,或許也是一種成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