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招商南油6月6日走勢分析

招商南油6月6日走勢分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2:46:55

招商南油6月6日走勢分析?央地重倉布局新能源 數十萬億市場待開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招商南油6月6日走勢分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招商南油6月6日走勢分析(央地重倉布局新能源)1

招商南油6月6日走勢分析

央地重倉布局新能源 數十萬億市場待開啟

巨頭跨界“跑馬圈地”,氫能等成熱門

近期以來,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政府,“重倉”布局新能源産業的規劃舉措接踵而至,引爆數十萬億級别的市場。衆多巨頭也跨界“跑馬圈地”,氫能等成為熱門賽道。業内人士認為,“十四五”有望成為氫能發展的重要窗口,但成本、技術等痛點待解,要在整體能源協調發展的前提下,總體布局,循序漸進。

央地“重倉”布局新能源

從“十四五”規劃綱要到政府工作報告,再到中央财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施工圖”日漸清晰,重要路徑之一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

“我們将制定更加積極的新能源發展目标,加快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日前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正在研究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實現路徑和任務舉措,圍繞促進能源低碳智慧轉型、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型儲能發展等重點任務,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根據國家能源局安排,在中東部地區将積極推動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在西部地區、北部地區,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要科學規劃、布局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

多地也“重倉”布局新能源。例如,内蒙古提出,“十四五”實施新能源倍增等十大工程,初步計劃“十四五”時期實施400餘個項目,完成投資近萬億元。雲南“十四五”期間将規劃建設31個新能源基地,裝機規模為1090萬千瓦。浙江計劃實施“風光倍增計劃”,到“十四五”末,力争全省光伏裝機達到2750萬千瓦以上,新增裝機在1200萬千瓦以上。而風電裝機達到640萬千瓦以上,新增裝機在450萬千瓦以上。

根據中國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提出的目标,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将達到12億千瓦以上,業界普遍預期将不少于16億千瓦,風電和光伏的爆發式增長已是共識。

中金公司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認為,目前我國能源碳排放結構中,電力排放量占比達到40%以上。因此,碳中和背景下電力減排是重中之重。預計到2060年,國内綠色新能源總投資将達到60萬億。其中光伏投資最大,新增裝機将達20萬億,而風電新增裝機14萬億。

氫能等成熱門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風電和光伏爆發式增長的同時,氫能産業也越來越受到熱捧。

“十四五”規劃綱要将氫能作為重要的前沿科技和産業變革領域,要求組織實施未來産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産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30餘個省市級的氫能發展規劃相繼出台。例如,近日公開征求意見的《北京市氫能産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2025年前,培育10-1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産業鍊龍頭企業,形成氫能産業關鍵部件與裝備制造産業集群,建成3-4家國際一流的氫能産業研發創新平台,京津冀區域累計實現氫能産業鍊産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

面對政策的密集支持和十萬億級别的龐大市場,各路資本、企業也紛紛“跑馬圈地”,其中不乏“跨界者”。雪人股份4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募集資金拟用于公司氫能領域相關産業商業化項目。

繼上汽、海馬、廣汽等車企加速布局氫燃料電池汽車之後,長城汽車3月29日舉辦氫能源戰略發布會,在已投資20億元的基礎上,未來還将投入30億元到氫能領域研發中。同一天,中國石化也宣布,将把氫能作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主要方向,“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

3月31日,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入局氫能,旗下氫能科技公司注冊成立。此外,包括陽光電源、寶豐能源等在内的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布局綠氫産業……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與地方頻繁出台利好政策有助于加快氫能産業發展。市場潛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供應側不斷完善氫氣制備和儲運産業,另一方面是需求側推動氫能終端應用領域的發展。

中信證券指出,在碳中和政策的推動下,氫能在傳統高耗能工業技術革新、交通、儲能、建築領域都将有豐富的應用,預計未來30年,氫能的整體需求将增長8倍。在這一新興賽道中,形成先發優勢及具備關鍵技術的公司有望創造長期價值。

國際氫能委員會預計,到2050年,氫能将承擔全球18%的能源終端需求,創造超過2.5萬億美元的市場價值,燃料電池汽車将占據全球車輛的20%-25%。

諸多痛點待破解

盡管氫能産業得到了諸多政策支持,但儲運成本居高不下、技術難題等仍制約着氫能産業規模化商業化發展。

孫傳旺表示,盡管目前中國氫能具有廣闊的前景,但産業大規模發展仍然存在兩大痛點。首先是降低成本的問題,氫能的可替代性必須是以經濟性為前提的,如何用最低成本完成轉型是目前的關鍵問題。第二是核心技術攻關的問題,通過加快示範應用工程建設和服務平台載體建設,形成完整的氫能産業鍊條,以突破商業化過程中的實用性制約。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氫能發展總體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個别地區(企業)處于試點階段。在他看來,未來這一産業市場前景比較大,但不論單項能源發展的雄心多大,必須與整個能源發展相協調,總體布局,統籌兼顧,循序漸進,處理好能源安全、綠色、經濟的關系。

孫傳旺認為,推動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标無疑是當前發展氫能産業的最大動力,中國未來需要在冶金、交通、建築等領域加快布局氫能應用。綜合觀察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低碳行動計劃,“十四五”将有望成為氫能發展的重要窗口。(記者 王璐)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