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英國BBC出品了一檔《億萬富翁們的饕餮盛宴》的紀錄片,讓咱們普通人親身體會到自己和那些頂級富豪們的差距。
名貴食材300一杯的貓屎咖啡,5000一杯的白蘭地,800一塊兒的巧克力,單位都是英鎊。一頓飯算下來,這幫人最起碼得吃掉北京兩套房。
不禁讓人疑惑,這同樣是食物,蛋白質還是那點兒蛋白質,維生素還是那點兒維生素,和咱們的豬肉炖粉條子差哪兒了?别着急,這還算不上什麼。
10萬一勺的西餐裡有三大名貴食材,鵝肝松露魚子醬,今天咱們重點來說說這魚子醬。
魚子醬其實就是鲟魚卵。有研究說中國康熙年間就吃過魚子醬,當時有道菜叫“平槌魚子”,用的主要食材就是鲟魚卵。不過魚子醬能被人們廣為知曉,還多虧了沙皇俄國的功勞。
中世紀的俄國東正教有個明文規定,在每年的齋戒日裡不能吃肉。并且這齋戒日還很長,大齋戒和小齋戒加起來足有200多天,和日本的禁肉令也沒什麼區别了。
但時間長了教皇就發現了問題,人們不吃肉營養就跟不上。在俄國那個天寒地凍的地方,沒有肉就相當于沒有能量來源。于是人們就規定了,在齋戒日裡可以吃水産品。自此,伏爾加河畔的大鲟魚就被端上了餐桌。
當然了,和肥美的魚肉一起被端上餐桌的還有魚子醬。俄國人自此就喜歡上了魚子醬這種食物。
為什麼魚子醬這麼貴?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雖然鲟魚的懷卵量很大,一次可達30萬到130萬粒,平均懷卵量64.5萬。然而,鲟魚很多都是洄遊性,屬于一次排卵類型,就是說一條魚一輩子就産這麼一次。
而當年沙皇俄國國内盛行吃魚子醬時,鲟魚的數量還有很多,魚子醬也根本算不上所謂的貴族食材,平民百姓基本都拿這當飯吃。
可不知道是什麼機緣巧合,法國人竟然從當時封閉的俄國弄來了這種魚子醬。法國人嘗了一口之後大呼好吃,魚子醬的這種口感非常符合他們的審美。然後法國就也開始流行起了魚子醬。
直到彼得大帝時期,大帝本人喜歡上了法國文化,這才知道法國人喜歡吃自己家産的魚子醬,于是他們也紛紛效仿,魚子醬的價格也就是水漲船高,逐漸從尋常食物變成了貴族美食。
這樣一來,伏爾加河畔的大鲟魚可就遭了殃。短短幾年時間,人們毫無節制的捕撈差點把這種鲟魚吃到滅絕。雖然後來下放了禁漁令,化解了鲟魚的種群危機。但市場上對于魚子醬的需求還是很大。
因為鲟魚的壽命很長,性成熟期也比較長。天然條件下的鲟魚性成熟年齡普遍都在7到12年之間,就算是人工培育的鲟魚,這個時間最多也隻能提前2到4年,根本滿足不了人們對魚子醬的需求。
于是伊朗人就想到了一個方法,一邊取魚子一邊幫鲟魚繁殖,等小鲟魚長大了再繼續取卵,實現可循環發展。直到現在,很多大型養魚場也都是這樣做的。
黃金魚子醬伊朗的一種魚子醬(Almas)被稱為世界上最貴的魚子醬,一盒32盎司的魚子醬能買到兩萬多美元。
為了匹配這種魚子醬的身份,人們還給這種魚子醬打造了一個24K金屬罐子,并在罐子裡撒上一層金箔,十分貼心。
奧地利的一家養魚場老闆在此基礎上,發明出了一種黃金魚子醬。其實就是選取了這種大白鲟的變異品種,黃金白鲟的魚子來制作魚子醬。
養殖方式和大白鲟一樣,隻不過魚子的顔色變成了金黃色,像白色的烏鴉,黑色的老虎一樣,比較稀罕。還是這麼一小罐,一罐10萬歐元。
但這不是最小的銷售單位,老闆特别貼心地推出了按勺付費,一勺1.5萬美元,折合人民币10萬塊錢。别的不說,咱就是想問,這勺能不能自帶啊?我把家裡的大湯勺給拿着。
開個玩笑,現在市面上的魚子醬品質良莠不齊,像這樣的都屬于頂尖奢侈品,不是我們普通人能享受得了的。
原因很簡單,這種大白鲟在一般情況下得20年才能性成熟。也就是說,如果你辦了一家養魚場,就要先把這些大白鲟養上20年,在此期間管吃管喝,一分錢沒有,20年後才能考慮如何取卵賺錢。
并且這還是鲟魚能平平安安長大,一旦中途出點岔子,魚死了兩條,你就抱着枕頭哭去吧。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中國鲟魚養殖技術發展得很好。現在全球70%以上的魚子醬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很多人聲稱自己搶不着進口魚子醬,其實這些所謂的進口大概率就是貼了個外國标簽,吃起來和一兩百一盒的國産魚子醬沒什麼區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