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走進神秘的野生動植物

走進神秘的野生動植物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9:43:22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2022年3月3日是第九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今年我國的主題是“關注旗艦物種保護 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目前,我國大熊貓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隻增至1864隻,全球圈養種群總數673隻;亞洲象種群數量由1985年180頭增至300頭左右;海南長臂猿由1980年的種群數量不足10隻恢複到5群35隻;朱鹮從1981年發現時的7隻增至5000餘隻;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内野生東北虎、東北豹數量分别超50、60隻;黑冠長臂猿增至約700隻;野生綠孔雀增至約550隻;滇金絲猴種群數量增至3800餘隻。

又到候鳥遷徙期北京是重要驿站

北京已成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大都市之一。其中,北京市現有維管束植物2088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種,百花山葡萄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陸生脊椎動物分布有59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6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30種,如褐馬雞、黑鹳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96種,如斑羚、大天鵝、鴛鴦等。

走進神秘的野生動植物(世界野生動植物日)1

天鵝。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随着候鳥遷徙季的到來,北京又将成為候鳥的天堂,它們将在這裡悠然地享受着“好客”的北京專門提供的“饕餮盛宴”,或在京城各處安心地中轉休息、或四處覓食“加油”,更有的将在這裡築起“愛巢”,有滋有味地過起了日子。北京處于東北地區向華北地區的過渡地帶,位于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通道,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天都有大量的候鳥由南向北遷徙過境。據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副處長紀建偉介紹,2021年,北京市全年監測到的鳥類有360多萬隻。

走進神秘的野生動植物(世界野生動植物日)2

黑鹳。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供圖

2021年10月發布的《北京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顯示,在北京這片1.64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已有596種野生動物繁衍生息,其中野生鳥類超過500種,包括黑鹳、褐馬雞等30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北京市分布的鳥類種類已占中國鳥類物種數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在二十國集團(G20)國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我國旗艦物種保護取得積極進展

近年來,我國通過開展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及其栖息地建設,對大熊貓、亞洲象、海南長臂猿、西黑冠長臂猿、豹、中華穿山甲、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虎、朱鹮、綠孔雀、四爪陸龜等12種旗艦物種實施了搶救性保護。

走進神秘的野生動植物(世界野生動植物日)3

大熊貓。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實施了野生動物栖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野生植物就地遷地保護和回歸自然等工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态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同時設立了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23萬平方公裡,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走進神秘的野生動植物(世界野生動植物日)4

東北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十四五”期間,我國将實施大熊貓、亞洲象、海南長臂猿、東北虎、中華穿山甲、四爪陸龜等48種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百山祖冷杉、巧家五針松、白花兜蘭、廣西青梅等5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其栖息地搶救性保護;劃定并嚴格保護重要栖息地,連通生态廊道,确保重要栖息地面積增長10%;建設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源繁育基地和遺傳資源基因庫,開展大熊貓、普氏野馬、麋鹿、朱鹮等15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化放歸;對分布極度狹窄、種群數量稀少或生境破壞嚴重的水杉、東京龍腦香等100種植物,開展遷地保護和最小人工種群保留等。

編輯:張琦琪

審核:朱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