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魏永康的離世令人哀歎,而他“跌落神壇”的人生軌迹更令人倍感遺憾。
許多人用《傷仲永》的故事來類比魏永康的人生,這是不恰當的。因為方仲永的天賦尚未被開發,就已泯然衆人,而魏永康恰恰相反,他的智力被過度開發;方仲永跟随父親走街串巷、吟詩作對,從小習得一身“社會生存技巧”,而魏永康在被退學前始終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欠缺生活能力和社會經驗。
對退學後的魏永康來說,泯然衆人也許算是一個相對不錯的歸宿。因為至少他融入了社會,組建了家庭,成為一個獨立的人,感受到了數字和公式中未曾蘊藏的幸福。
對社會而言,魏永康的泯然衆人值得深思。方仲永的故事流傳千年,成為無數家長鞭策自己雞娃的經典案例。魏永康也正是在這個反面典型的不斷刺激下成長起來,走上一條截然相反的天賦兌現之路。可惜的是,他和方仲永的軌迹出人意料地在終點相交。
背後的推動者并不是社會。在價值觀多元的時代,所謂天才,既包括《最強大腦》中集英俊與睿智、情商與智商于一身的Doctor魏,也包括那些閉門苦讀、不聞窗外事的“世外高人”。所以當人們看到北大“學神”韋東奕對學弟學妹的寄語時,非但不會發出有關情商的感歎,反而會為他的樸素真誠獻上熱烈的掌聲。
這種輿論現象證明,即使天才有些“古怪”,依然能在海納百川的社會中赢得足夠的理解和尊重。他們未必需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融入社會,因為社會足以接納他們身上可能存在的一些“不兼容”。在天才的培養上,社會并非苛求家長做到盡善盡美,把每一個天才打造成全才。發現天賦、發掘天賦,讓天才得以在擅長的領域内自由成長,這不失為一個明智的培養方式。
當然,這也反向論證了退學前的魏永康在成長模式上出現嚴重偏差,隻會讀書而不會生活,導緻其即便不走尋常路,依然難與正常的生活相協調,更難被普通人的社會所接納。生活能力這門課,他直到被迫進入社會才補上,可是已無法再回頭。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發現天賦而不嚴格訓練、盡早兌現,是否違背“天才是由1%天分和99%努力組成”的說法,又是否會滑向方仲永的結局?需知,早熟也許常見,但大器早成的比例甚為罕見,而大器晚成才是孩子成長的常态。神童不是神,是兒童。在兒童的成長道路上,智力開發固然重要,但也應遵循客觀規律,生活能力的鍛煉、品性修為的養成絕不能缺位。因為正是這些看似與學業無關,甚至可能“耽誤”學習的教育,确保了天才在人生道路上早熟而晚成,行穩而緻遠。
斯人已逝,不勝唏噓。我們願逝者家屬節哀,也希望開了倍速的人生故事可以不再翻車。
作者:孫欣祺
編輯:孫欣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