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1.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你們還常常容易把脂肪粒和閉口粉刺搞混,雖然它們樣子看上去差不多,但粉刺是針頭或米粒大小的乳白色顆粒,一般出現在臉上比較油的部位,常見于額頭和鼻子,臉頰和眼睛周圍也可能會長,處理起來也不太一樣,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給我點個贊,誠意到位的話,下次給你們詳細說說
2.脂肪粒和護膚品其實沒多大關系,超過50%的新生兒都可能會長脂肪粒,但如果你的皮膚本來就已經曬傷或者有其他損傷,而你用的護膚品剛好刺激了它,那可能就會加速脂肪粒地出現。所以,護膚品頂多算是個幫兇
參考資料:
[1] 張建中, 高興華. 皮膚性病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5.
[2] 宗蕊, 張建中. 莫把眼周顆粒當"脂肪粒"[J]. 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 2009, 000(002):107.
[3] 馬東來, 胡瑾, 方凱. 表現為粟丘疹的汗管瘤[J]. 臨床皮膚科雜志, 2007(04):240-241.
[4] 李吉. 眼周的脂肪粒多是粟丘疹[J]. 江蘇衛生保健, 2015(17):29-29.
[5] 張成鋒. 眼周的小疙瘩,究竟是什麼[J]. 大衆醫學(7):2.
[6] 李吉. 眼周的脂肪粒多是粟丘疹[J]. 江蘇衛生保健:今日保健, 201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