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維生素的含量高于夏秋茶嗎?“三月鹧鸪滿山遊,四月江水到處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飛上白雲頭”,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春茶維生素的含量高于夏秋茶嗎?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三月鹧鸪滿山遊,四月江水到處流。采茶姑娘茶山走,茶歌飛上白雲頭”
伴着采茶歌的哼唱,又到采茶的季節。喝茶是東方人曆來的傳統,正所謂:美酒千杯難成歡,清茶一盞也醉人。
茶樹按照生長特性和采制時間,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老的茶客喝春茶,一般講究“明前茶”或者“雨前茶”。“明前綠茶貴如金”,市面上一些名茶,比如洞庭碧螺春、西湖龍井,明前茶每斤甚至高達數千元。
産量低
春茶一般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細葉嫩芽采制而成,春茶芽葉肥壯、色澤綠翠,葉質柔軟。此外,春茶的産量還受時間、氣候等限制,一旦時間推遲,茶芽張開了,品質就會下降,因而每年産量非常有限。
口感好
茶葉的嫩度是評價茶葉品質的一個基本指标。春天茶樹經過一冬的積累,剛抽出的嫩芽葉肉肥厚,芳香物質、氨基酸和維生素含量較高。由于茶葉中水溶性成分含量高,因而口感醇厚,沁人心脾。
而夏秋茶由于茶多酚、咖啡堿等含量增加,氨基酸、維生素減少,因而茶葉的苦澀味加重,鮮爽度降低,口感較差。
香氣優雅
“花因香而活,茶因香而貴”,春茶香氣優雅清。目前已經從茶葉中分離出700多種香氣物質,包括醇、醛、酮、醋、氮等。茶葉中的這些香氣物質遇到日照與高溫容易揮發,而早春氣溫不高,香氣物質得以較好保留。
農殘與有害金屬污染少
春茶的采收時節氣溫還比較低,第一茬采摘的茶很少生蟲,因此在實際種植時也很少會使用農藥。
此外,茶葉中的氟含量随着葉齡的增長而升高,因此春茶中的氟污染是最低的。磚茶、邊茶一般由夏、秋采摘的老茶和茶梗加工制成,據報道,含氟量是一般茶葉的100-200倍。
比水果更豐富的維生素C
茶葉中的維生素含量豐富。特别是水溶性維生素,易溶于水,通過喝茶能夠得到很好的補充。據報道,茶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通常在100-500mg/100g。
春茶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夏秋茶高,茶葉的品質越高,維生素C含量越高。一些優質的綠茶,維生素C含量一般在200mg/100g以上,是猕猴桃的3倍多,也遠高于大多數蔬菜水果。
更豐富的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參與體内多種代謝,對于體重管理、預防慢性疾病等均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工作壓力大、熬夜的年輕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B族維生素的需求量往往要高于普通人。
茶葉中B族維生素含量豐富,據報道,每天飲用25克的茶葉,即可滿足人體25%的需要量。通常,綠茶中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B族維生素含量高于其他茶類,而細嫩的春茶又比粗老的夏茶、秋茶含量更高。
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更高
春茶中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含量在成品茶中占到10%-30%,主要是谷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精蛋白。茶葉中氨基酸種類豐富,有20多種,春茶中最多。随着時間的推移,茶葉開始變老,氨基酸含量也逐漸減少。特别是一些粗老葉,能測定出來的很少。
然而無論是春茶還是夏茶、秋茶,能夠溶解在水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都十分有限,因此,即便春茶中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比夏茶和秋茶高,在營養上也沒有明顯的優勢。但若将春茶的茶餅一同吃下,則可以補充到更多的蛋白質和氨基酸,這也是現代茶業發展的一個方向。
由前可知,春茶具有口感鮮爽、香氣清幽、無農藥污染的優點,還有一定的營養優勢,但産量低、價格高。春茶之後的夏茶,是否值得品嘗呢?
夏天溫度高,茶葉生長速度增快,茶葉的茶多酚等累積較多。口感上,夏茶之所以苦澀不好喝,是因為含有更多的茶多酚、單甯等物質含量比春茶更高。茶多酚和茶單甯具有強抗氧化作用,在增強免疫力、抗癌和心血管疾病預防方面,卻有着突出的表現。中國心血管疾病防治膳食指南中推薦,每月飲用綠茶60g,就是因為茶多酚帶來的健康效應。
夏天陽光強烈,茶樹中的多酚與單甯物質大量積累,茶葉變成我們俗稱的粗茶。粗茶苦澀味重,茶農往往舍不得喝昂貴的春茶,而更多地喝粗茶,卻反而精神煥發,癌症、心血管疾病等發病風險減小。
因此,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看,春茶和夏茶均有各自的一席之地。
【克拉營養研究院】國家注冊營養師團隊打造的科普平台。因為愛,我們在乎您的健康;因為專業,我們與您分享知識。在您有任何需要的時候,我們就在這裡!
參考文獻:
[1] 董學友. 茶葉檢驗與茶藝[M].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
[2] 宛曉春. 茶葉生物化學[M].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7;
[3] 黎小萍等. 關于夏秋茶提質增效的思考[J]. 蠶桑茶葉通訊. 2016(6):20-25;
[4] 明前茶,口感營養難兩全.飲食養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