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19 03:29:16

文|凝媽悟語

人們常說,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怎麼看怎麼可愛,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簡直是天才!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1

但有的家長卻相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忍不住和别的孩子比較,而且總是用自家孩子的劣勢和别的孩子的優勢比較,結果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聰明,無藥可治。帶着這樣的偏見養育孩子,孩子怎麼能有好結果呢?

有個年輕的媽媽就陷入了這樣的困局,無法自拔,我們來看看她的故事。

家裡有個男孩,3歲多一點,一直不喜歡玩益智類玩具和遊戲。玩具到他手裡就是撕扯到壞掉,拼圖不會玩,積木隻會搭幾種固定樣式,邏輯狗一聽就不想玩。

不管什麼東西随便擺弄一下,就說不會,大人要教他,他就表示不玩不玩,一點探索精神都沒有,還特别容易放棄,注意力也不集中。

看小區裡的孩子,人家都玩拼裝啊、拆卸啊、變形啊、邏輯狗啊,都玩挺好,又專注又聰明。

總之就是根本不學東西,連玩都不會,本來就不聰明,越不動不就越笨嗎?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2

看到這樣的描述,心裡挺沉重的,我家二寶4歲多了,也不比這個孩子高明到哪裡去。

  • 喜歡搞破壞,不喜歡的玩具一扔,就想讓它壞掉。
  • 拼圖會玩簡單的,30塊左右的能行,多了就有畏難情緒。
  • 積木搭得也不咋地,就是會搭高樓、車這些簡單的樣式。
  • 邏輯狗沒玩過,遇到玩具玩不好也會撂挑子不幹。

哎呀,如果照這個媽媽的評價标準,我家二寶也是不聰明的樣子,但我怎麼就沒覺得呢,我還是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他大腦沒問題,發育很正常。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3

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而是有評價标準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參加過育嬰師的培訓,學習到孩子的智力評價标準,也就是“發育商”的評價。

普通用的方法是兒科醫生、心理學家蓋澤爾于1940年編制的發育量表,分為适應性、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社交等幾個方面的評價。

對3歲的孩子來說,一般符合下面這些标準。

  • 适應性:能搭10層塔,會照樣搭橋,照樣畫垂直線、畫水平線、畫圓形、畫“十”字,說出自己畫的名稱,在未完成人身上加畫一部分,放準5塊顔色闆、7塊幾何圖形,重複三位數字、三試一成。
  • 大動作:兩腳交替走下樓梯,跳遠,獨腳站2秒。
  • 精神動作:搭10層塔,25秒鐘内将10粒小丸放入瓶中,穿入珠孔。
  • 語言:會用“和”、“但是”連接句子,會說完整的兒歌,說出6件物體的名稱,說出性别,回答一個問題,懂得音響的強弱,理解兩個介詞。
  • 社交:向杯中倒入水能控制,自己會上廁所,夜裡不尿床,懂得先後順序,玩交往性遊戲,會自己洗手并擦幹,會扣紐扣。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4

可以用上面這些标準,給孩子測試一下,如果有部分動作不會或者不熟練也沒關系,讓孩子有針對性地練習,孩子能學會,就不能說孩子不聰明,隻是缺少練習和體驗而已。

如果簡單粗暴地用這個标準卡孩子,給孩子貼上不聰明的标簽,看孩子不順眼,對孩子心存偏見,不自覺地就會給孩子不聰明的暗示,那會毀掉孩子。

腦科學家洪蘭教授說過: “大腦是可以被語言改變的。它會一直不停地因為外界的需求而改變神經的分配。”

心理醫師蘇珊·沃德教授說過:“小孩總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自己的話,并将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如果給孩子負面的評價,孩子真的會像被暗示的那樣越來越笨,父母一定要長點心。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5

孩子的發展有既定規律,但又具有個性化

孩子的發展确實有規律可循,30個月搭9層塔、36個月搭10層塔,能力肯定是越來越強大。但具體到每個孩子又極具個性化,和孩子本身的發育情況、得到的環境支持等多方面有關系。

如果每個孩子都千篇一律,截止到3歲生日那一天,不用教、不用練,咔嚓都學會了搭10層塔,那不成了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人嗎。

别說是不同家庭的孩子,就是同一個家庭的兩個孩子,發展規律也會不同。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6

  • 大寶3歲的時候剪刀就用得很好,自己會剪紙。二寶4歲了都用得不夠熟練,也不太喜歡玩剪紙。
  • 大寶3歲多喜歡玩拼插類玩具,從簡單的獨立小動物、交通工具,到一些動畫場景玩具,再到一些國内外著名建築物,五六歲才玩樂高積木。
  • 二寶4歲多了,紙質的拼插類玩具從來沒玩過,剛剛喜歡玩樂高積木,還不能創造什麼造型。
  • 大寶大約是三四歲玩過邏輯狗,二寶一直沒有給他玩過。大寶5歲才玩托馬斯火車,二寶4歲多就每天沉浸其中。

大寶和二寶有這些不同,隻是因為給他們提供的資源不同而已,接觸哪些玩具多,哪些玩具早,就會有更濃厚的興趣。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7

比如托馬斯火車,大寶5歲多的時候,市面上才出現。二寶出生以後,家裡就有了這些玩具,他從出生就玩這些玩具,印象深刻,自然更喜歡、玩得更早。

比如大寶從來沒玩過拼圖、貼紙,是因為我們不了解還有這類玩具,沒給他提供。有了二寶後,我們有了新的認識,給他提供了拼圖和貼紙,他接觸到,覺得好玩就玩起來了。

有雙胞胎的家庭,他們兩個孩子的喜好也不一定相同,鄰居家的雙胞胎兒子,一個喜歡瘋跑,一個喜歡安靜,同樣的教育方式,造就兩個不同的孩子,這大概率就是性格不同了。

所以,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千萬不要輕易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較,自己的孩子不喜歡玩益智玩具,很大程度上是還沒到時候,需要慢慢等待。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8

想讓孩子變聰明,需要的是有益刺激,不僅僅是益智玩具和遊戲

大腦是越用越聰明,但不僅僅是玩益智遊戲和益智玩具才能聰明,要尊重孩子大腦發育規律,多元發展才好。

《培養孩子就是培養大腦》中提到,大腦的發育步驟是身體腦——思考腦——心靈腦,培養大腦從身體腦開始。從出生到8歲,是孩子大腦塑造的黃金期,家長給孩子提供有益的刺激,孩子的大腦就能健康、穩步發展。

這裡的有益刺激并不是什麼高深的大事,而是常識性的生活經驗,睡覺、吃飯、運動、保持好心情,做好這些,可以促進孩子身體腦的發育。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9

孩子的思考腦從1歲開始發育,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精細動作,通過一些遊戲建立身體腦和思考腦之間的連接,使大腦充分發育。

培養語言能力,就是在各種場景下多跟孩子說話,讓孩子接觸各種生活語言。另外借助于閱讀,讓孩子學到更高質量的語言。

培養精細動作,包括畫畫、剪紙、折紙、玩積木、玩拼圖、玩貼紙、玩陶泥、扔球、翻書等各種用手的動作。

遊戲,可以是躲貓貓、跳躍、瘋跑,也可以是手指遊戲、節奏遊戲,能讓孩子喜歡參與、玩得開心的各種自由玩耍,都可以叫遊戲。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10

所以,讓孩子變聰明,不要拘泥在某種益智玩具或遊戲上,所有讓孩子能專注、開心做的事情,都可以促進大腦發育。

比如孩子拆東西、重複做一個動作或玩一個遊戲,都是在發展大腦,不能嫌棄孩子,而是給他提供機會,讓他能自由發揮。

其實陪着孩子一起玩,比教孩子玩更重要,孩子喜歡模仿,而不喜歡被機械指導。如果能發自内心地充滿期待、帶着喜悅和孩子玩,孩子一定會如家長所願,喜歡上各種家長喜歡的玩具和遊戲。

孩子聰明不聰明從這5點可以看出(孩子聰明不聰明不是和别人比較)11

結語

孩子是否聰明,不是比較出來的,而是有一套評價标準,不過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發現孩子欠缺的技能,制定個性化訓練計劃,幫助孩子發展大腦。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的發展、喜好都具有個性化,和别人比較可能會忽視孩子的優勢,讓孩子的大腦受委屈。

每個孩子都是可塑之才,但前提是要提供有益的刺激,吃飯、睡覺、運動、好心情、各種玩,孩子身體好、精神放松、玩得愉快,就會越來越聰明。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