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為什麼要穩定失業率

為什麼要穩定失業率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9 06:18:52

之前文章《經濟增長、失業率與戶籍制度問題》讨論了我國就業和失業問題,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标是失業率。今天想談談失業率是個啥。或許大部分人認為自己已經明白什麼是失業率,不就是失業人數所占的比重嘛。這樣的理解沒有錯,但是不夠準确。

為什麼要穩定失業率(如何看待失業率問題)1

數據來源:WIND,作圖:學之智經濟

從失業率定義談起。失業率是指一定時期滿足全部就業條件的人口中沒有工作的人口的比重;或者指超過一定時間,具備就業條件并且願意工作的人群中,沒有找到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達:失業率=失業人數/(在業人數 失業人數)%。

為什麼要穩定失業率(如何看待失業率問題)2

數據來源:WIND,作圖:學之智經濟

想要詳細理解失業率,就得弄明白什麼才算是失業。雖然不同經濟學家對失業的理解不一樣,不同國家對失業率的政策也不一樣,但對失業和失業率的定義基本上都是要滿足這幾個要素條件:

一是時間範圍。就是失去工作的狀态要達到一定時間長度。有的研究者認為要達到一周以上,也就是連續5天沒有工作,還算不上失業。也有的又認為要達到一個月以上,那麼連續20天找不到工作也不算失業。時間長短差異将導緻失業率數據的偏差。

二是年齡範圍。計算失業人口隻能算勞動适齡人群。嬰幼兒和老年人不能計算入内,無論是計算失業率的分子還是分母都不計入。不同國家勞動适齡人口年齡段的定義有差異,最常見的是18-60歲,也有的認定為下限是16歲、上限是65歲。因此,我國有14億人,但并不是這14億人全部納入失業率和就業率統計。

三是具備就業條件。在勞動适齡人口中,有殘疾、病患等不适宜勞動的人群不統計到失業率中。但是殘疾和病患達到什麼程度才不計入,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雖然達到勞動适齡人口、身體也健康,但是正在繼續讀書深造、服兵役、服刑入獄等,也是不具備就業條件的,也不納入失業率統計。其他原因導緻不具備就業條件的,也不納入失業率統計。

四是願意工作的人。在以上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有的人仍然不願意工作,隻想做個啃老族,這樣的人群也不算作失業者。這一條是普遍認同的,但存在一定異議,就是如何定義“願意工作的人”。“願意”和“意願”是典型的主觀行為,不同人的意願差異也很大。

例如,某人隻具備月薪2000元工作的能力,但是他一定要尋找10000元的工作,并聲稱自己在努力尋找意願的工作。然而他一直處于待業狀态,是否認定為失業?他所謂的“意願的工作”是真意願還是假意願?

說個題外話,主觀意願問題一直是困擾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議題。特别是研究個體行為的微觀經濟學,類似“邊際效用”“基數效用”這樣的主觀指标難以量化,不同個體效用差異很大,即便同一個體在不同時期和心情下效用偏差也很大,導緻微觀經濟學的實用性大打折扣。這個問題以後我可以進一步探讨。

看了以上内容,相信讀者基本上理解了失業和失業率的詳細含義。在此基礎上,引申出不同類别的失業和失業率概念。以下列舉一些主要類型,不再一一詳述。如果讀者反饋對某一個指标感興趣,以後我再詳細分析。

自然失業率:達到充分就業狀态下的失業率。充分就業并不等于全部就業,不是沒有失業,理論上失業率不可能低到0%。自然失業率是個理論概念,如果要計算自然失業率,可以觀察長期充分就業狀态下的失業率波動的平均值。某個時點的短期失業率可能會低于自然失業率(通常出現在短期供給大于長期供給的時候)。

隐蔽性失業:表面上在工作,但是并未對生産做出貢獻,簡單理解為出工不出力。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國企存在明顯的隐性失業率狀況。當然,不少人認為我們現在也存在明顯的隐性失業。

摩擦性失業:主要指人們在換工作的過程中出現的階段性失業現象。回到前面那個隻具備月薪2000元工作的能力的人的例子​,他的目标工資是1000萬/月。如果他原本有一份3000元/月的工作,不但由于能力有限幹得很吃力,而且薪資收入還遠遠不如預期。為了尋找夢寐以求的工作,他辭掉了3000元/月的工作,并且不斷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能,通過努力2年之後勝任了一份10000元/月的工作。那這2年待業時間可以算作摩擦性失業。

結構性失業:主要指經濟結構轉變、産業變遷、技術提升等導緻的階段性失業現象。在經濟快速增長過程中,結構性失業現象是比較普遍的。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和增長方式轉變導緻大量勞動密集型産業、高能耗高污染産業、粗放式投資過剩産業萎縮,帶來的失業上升壓力就是結構性失業。出現這樣的狀況,需要對勞動者的知識、技能、觀念等培訓提升,才能适應新的就業需求崗位。

此外,還有周期性失業(經濟周期波動導緻的失業情況)、季節性失業(季節性比較強的工作存在的自然失業情況)等等。

為什麼要穩定失業率(如何看待失業率問題)3

數據來源:WIND,作圖:學之智經濟

最後,補充讨論下我國獨特的失業情況。在之前文章《勞動節從就業問題談起》已經從戶籍角度較為詳細的讨論了我國就業和失業問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閱。在此,做三點補充。

第一,嚴格意義上講,根據之前介紹的失業和失業率概念,由于我國農村戶籍人口擁有可耕種的土地,不存在真實的農民工失業情況,但不否認會有隐性失業狀況。一個人可以耕種完成的土地分給兩個農村戶籍人口,那麼就有一個人是隐性失業。

第二,農村戶籍人口的本質工作是農業耕種,進入城鎮工廠就業可以理解為找了份第二工作,目的是為了提升收入水平。這種行為減少了農業耕種勞動力數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隐性失業。如果城鎮工作崗位萎縮導緻農民工丢失了之前找到的第二份工作,再次重新回歸到土地上,這一變化并不會擡升真實的失業數據,但應該會帶來隐性失業的上升。

第三,在當前的勞動力供需環境下,隐性失業指标可能比城鎮調查失業率、城鎮登記失業率更為重要。為此,建議設定一個隐性失業率指标,能夠為經濟研究和政策決策提供很大幫助。我國已經在探索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居民收入、消費支出等方面已經有成熟的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合二為一的經濟統計數據,在此基礎上可以探索設定一個城鄉一體化失業率數據。

(學之智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