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自清· 主播 | 夏萌
誠僞是品性,卻又是态度。從前論人的誠僞,大概就品性而言。
誠實,誠笃,至誠,都是君子之德;不誠便是詐僞的小人。
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養;品性的表現出于自然,是整個兒的為人。
說一個人是誠實的君子或詐僞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總算帳。君子大概總是君子,小人大概總是小人。雖然說氣質可以變化,蓋了棺才能論定人,那隻是些特例。
不過一個社會裡,這種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這兩界之間。所謂浮沉,是說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詐僞的時候。
這也是出于自然。還有一層,這些人對人對事有時候自覺的加減他們的誠意,去适應那局勢。這就是态度。
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來;一個誠實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時候,也會撒個謊什麼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處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這種必要的。
這是“世故人情”的一個項目。有時可以原諒,有時甚至可以容許。
态度的變化多,在現代多變的社會裡也許更會使人感興趣些。我們嘴裡常說的,筆下常寫的“誠懇”“誠意”和“虛僞”等詞,大概都是就态度說的。
但是一般人用這幾個詞似乎太嚴格了一些。照他們的看法,不誠懇無誠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輕人看社會上的人和事,除了他們自己以外差不多盡是虛僞的。
這樣用“虛僞”那個詞,又似乎太寬泛了一些。這些跟老先生們開口閉口說“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同樣犯了籠統的毛病。
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為一談,年輕人也如此,卻又加上了“天真”“純潔”種種幻想。
誠實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無過,不論那方面,完人或聖賢總是很少的。我們恐怕隻能寬大些,卑之無甚高論,從态度上着眼。不然無謂的煩惱和糾紛就太多了。
至于天真純潔,似乎隻是兒童的本分——老氣橫秋的兒童實在不順眼。可是一個人若總是那麼天真純潔下去,他自己也許還沒有什麼,給别人的麻煩卻就太多。
有人贊美“童心”“孩子氣”,那也隻限于無關大體的小節目,取其可以調劑調劑平闆的氛圍氣。若是重要關頭也如此,那時天真恐怕隻是任性,純潔恐怕隻是無知罷了。
幸而不誠懇,無誠意,虛僞等等已經成了口頭禅,一般人隻是跟着大家信口說着,至多皺皺眉,冷笑笑,表示無可奈何的樣子就過去了。自然也短不了認真的,那卻苦了自己,甚至于苦了别人。
年輕人容易認真,容易不滿意,他們的不滿意往往是努力的動力。可是他們也得留心,若是在誠僞的分别上認真得過了分,也許會成為虛無主義者。
人與人事與事之間各有分際,言行最難得恰如其分。
誠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際不同,無妨斟酌加減點兒。種種禮數或過場就是從這裡來的。有人說禮是生活的藝術,禮的本意應該如此。
日常生活裡所謂客氣,也是一種禮數或過場。有些人覺得客氣太拘形迹,不見真心,不是誠懇的态度。
這些人主張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嘗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見生人就如此這般,就有點野了。即使熟人,毫無節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
夫婦算是熟透了的,有時還得“相敬如賓”,别人可想而知。
總之,在不同的局勢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誠意,客氣也可以表示誠意,不過誠意的程度不一樣罷了。
客氣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誠意太多;誠意太多,誠意就太賤了。
看人,請客,送禮,也都是些過場。
有人說這些隻是虛僞的俗套,無聊的玩意兒。但是這些其實也是表示誠意的。總得心裡有這個人,才會去看他,請他,送他禮,這就有誠意了。
至于看望的次數,時間的長短,請作主客或陪客,送禮的情形,隻是誠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無的分别。
看人又有回看,請客有回請,送禮有回禮,也隻是回答誠意。古語說得好,“來而不往非禮也”,無論古今,人情總是一樣的。
有一個人送年禮,轉來轉去,自己送出去的禮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裡。他覺得虛僞無聊,當作笑談。笑談确乎是的,但是誠意還是有的。
又一個人路上遇見一個本不大熟的朋友向他說,“我要來看你。”這個人告訴别人說,“他用不着來看我,我也知道他不會來看我,你瞧這句話才沒意思哪!”那個朋友的誠意似乎是太多了。
淩叔華女士寫過一個短篇小說,叫做《外國規矩》,說一位青年留學生陪着一位舊家小姐上公園,盡招呼她這樣那樣的。她以為讓他愛上了,哪裡知道他行的隻是“外國規矩”!
這喜劇由于那位舊家小姐不明白新禮數,新過場,多估量了那位留學生的誠意。可見誠意确是有分量的。
人為自己活着,也為别人活着。在不傷害自己身份的條件下顧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誠懇,有誠意。
這樣寬大的看法也許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興趣些。西方有句話,“人生是做戲。”做戲也無妨,隻要有心往好裡做就成。
客氣等等,一定有人覺得是做戲,可是隻要為了大家好,這種戲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誠懇,誠意也未必不是戲。
現在人常說,“我很誠懇的告訴你”,“我是很有誠意的”,自己标榜自己的誠懇,誠意,大有賣瓜的說瓜甜的神氣,誠實的君子大概不會如此。
不過一般人也已習慣自然,知道這隻是為了增加誠意的分量,強調自己的态度,跟買賣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兒。
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勢斟酌加減他們的誠意,變化他們的态度;這就不免沾上了些戲味。
西方還有句話,“誠實是最好的策略”,“誠實”也隻是态度;這似乎也是一句戲詞兒。
▼長按識别下方二維碼 關注十點人物志
聽免費人物傳記 / 名人故事 / 文學名著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 《The Treasure》《原諒不美好》
圖片來源 | 微博@左簡-
-作者-
朱自清,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本文摘自《匆匆》,原标題《論誠意》。
-主播-
夏萌,十點讀書簽約主播,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夢的姑娘。微信公衆賬号:夏萌叨叨叨,微博@夏萌萌不萌,個人xiamengstudy。
▼長按2秒識别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戳閱讀原文,溫暖你,治愈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