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去賞景尋樂豐富人生

去賞景尋樂豐富人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3 19:39:56

​溪行 宋代•林景熙

風高餘暑盡,獨策興悠然。

野色延幽步,秋聲入暮年。

日斜禽影亂,水薄樹根懸。

回首故人遠,城笳吹夕煙。

去賞景尋樂豐富人生(無邊風景盡在溪行)1

​譯文:

秋高氣爽,秋風勁吹,消盡溽暑餘威,我獨自杖策沿溪野步,興緻悠然。一路上是不盡的山野風光,然而能感覺到秋聲已至,行将進入一年的尾聲了。此時紅日西斜,歸鳥亂飛,禽影淩亂,在這秋天少雨的季節,原來浸泡在水中的樹根由于溪水漸消而高懸水面。回首望去,故人已遠,在夕陽的煙霭中隐隐傳來城頭上的陣陣笳聲。

去賞景尋樂豐富人生(無邊風景盡在溪行)2

注釋:

​幽步:閑步。唐代錢起《奉使采箭簳竹谷中晨興赴嶺》詩:"重峰轉森爽,幽步更超越。”宋蘇轼《端午遍遊諸寺得禅字》詩:"焚香引幽步,酌茗開浄筵。”

秋聲:秋天裡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宋歐陽修《秋聲賦》裡說:“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号憤發。豐草綠缛而争茂,佳木蔥茏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餘烈。"

暮年:多指人生的晚年,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門行》)、庾信《哀江南賦》中"藐是流離,至于暮齒"以及屈原的《離騷》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都是這個意思。

但此處的秋聲入暮年應該是指年之将盡、年之将暮,一年快到歲尾了。

水薄:指水少、水弱。進入秋天後降雨減少,溪流也就變淺變緩了。唐王勃《滕王閣序》中"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城笳:城樓上隐隐傳來的笳聲。宋代陸遊《九月二十五日雞鳴前起待旦》中"堪笑枯腸漸畏茶,夜闌坐起聽城笳。"以及他在《杏花天》裡寫道:"且莫遣、城笳催去。殘紅轉眼無尋處。盡屬蜂房燕戶。"還有元代張翥《六州歌頭 孤山尋梅》詞:“喚起春嬌扶醉,休孤負錦瑟年華。怕流芳不待,回首易風沙。吹斷城笳。”以及清朝納蘭性德的"冷香萦遍紅橋夢,夢覺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等等,描寫城笳的詩詞太多了。

去賞景尋樂豐富人生(無邊風景盡在溪行)3

賞析:​看到溪行二字,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溪流淙淙、溪水潺湲、清澈明淨、遊魚碎石曆曆可見以及小溪兩旁綠樹成蔭、夾岸桃花、芳草萋萋、小鳥和鳴、莺舞蝶忙等等畫面,古人所描寫的溪行大部分也的确是這樣的。例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林景熙的這首《溪行》寫的也是意境悠然,詩中野色、日斜、禽影、水薄、樹根以及秋聲、城笳,有聲有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黃昏秋日溪行圖。他這裡是寫秋日的傍晚溪行。 唐代靈一的《溪行即事》中"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轉清…野岸煙初合,平湖月未生"也是寫的秋日傍晚溪行所見所聞。

寫春日溪行的感覺更多,例如唐代施肩吾的"青溪道士紫霞巾,洞裡仙家舊是鄰。每見桃花逐流水,無回不憶武陵人。”宋代宋伯仁《晚春溪行》裡"青山數裡一溪橫,片片花邊舞燕輕。耕遍水田新雨足,晴天曉色柳風清。"有的溪行是徒步的,還有的是劃着小船的,例如唐張九齡的"山氣朝來爽,溪流日向清。遠心何處惬,閑棹此中行。”以及宋代陳軒的"山色碧于溪,扁舟泛落晖"。

去賞景尋樂豐富人生(無邊風景盡在溪行)4

有雨霧中溪行的,這更有一種朦胧美,宋代釋德洪就是一個雨霧中溪行的人“溪花眠霧雨,春在有無間”。

有月夜溪行的,宋代林石澗"溪光清淺碎瓊瑤,楊柳風柔酒漸消”。

有雪夜溪行的,宋代汪莘在《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中寫道“野店殘冬。綠酒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作者:葉池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