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組以從化美景為主題的
“心繪從化”手繪明信片,
在從化人的朋友圈中走紅。
小編先給大家看看
其中的兩張,過過眼瘾~
這“從化五道菜”
看起來是不是很美味?
會說話的“地鐵14号線”
是不是很有趣呢?
小編偷偷地告訴你,
這兩幅作品均出自兩位
就讀于從化中學初三學生!
他們為什麼會手繪這些明信片呢?
繼續看下去就能找到答案啦!
(下文還有更多的“從化美景”,不要錯過咯~)
志同道合繪“名片” 定格從化的美葉嘉俊,文質彬彬;
羅善薇,爽朗健談,
這是兩位小畫家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問起為何會手繪從化時,
兩人幾乎同時回答,
“因為從化美呀!”
“因為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畫,當看到家鄉一年比一年變得更美,就萌生了這個念頭,其實也沒啥特别的原因。”葉嘉俊表示,自幼學習畫畫,在小升初時便以美術藝術特長生考進了從化中學。
那麼,
葉嘉俊怎麼會跟羅善薇一起畫畫呢?
原來,早在初一時, 葉嘉俊有一天突發奇想,想手繪從化的美景,然後制作成明信片,但當時苦于繪制成本以及能力有限,就将此事擱置了。直到初二下學期時,得到了同班同學羅善薇的積極響應,他們的手繪之路便開始了。
“我比較擅長畫漫畫,嘉俊擅長畫水粉、素描,他的畫作寫實,而且專業技巧也比我強,所以在創作時,他經常幫助我。”羅善薇表示,在七月初時兩人敲定這個事情後,便前後花了将近兩個月的時間去完成作品,羅善薇繪制了5幅,葉嘉俊繪制了7幅,以從化十二景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新名片”,“當然裡面包括一張我們倆的大頭漫畫手繪作品,這也勉強算是從化的一景吧!”羅善薇笑着說。
明信片一套十二景 景景入情
“心繪從化”明信片一套十二張,包括生态設計小鎮、從化地鐵、河堤夜景、溫泉風景區、石門公園、文峰塔、北回歸線塔、流溪河岸、從化五道菜、從都國際會議中心、從化大橋以及作者大頭漫畫,展現了從化新形象。
除了精緻的畫作,
在明信片的背後還藏了記者的小寄語呢。
“其實這算是我們的小随筆吧,對于作品意境的印象描述。”葉嘉俊表示,自己對于寫作比較大興趣,因此将繪制時的心情和意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每一張明信片的背後都附有兩句心語。
當“心繪從化”這套明信片印制出來後,
在從化人朋友圈迅速“走紅”,
兩位小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葉嘉俊:“挺開心,有點出乎意料,本來我自己先發出來,可能老師看到後就轉發了。”羅善薇:“其實我們也不知道會有這麼多人關注,作品出來後也有不少網友和朋友購買了我們的明信片,我們的初衷很簡單,隻是用自己擅長的方法去記錄從化、宣傳從化,能有這樣的效果非常感恩。”創作的背後 “有點想念” “帶點想象”一套十二張,張張是精華,
在這曆時将近兩個月的創作過程中,
背後又有什麼小故事呢?
“從化的美景很多,我們先挑了自己熟悉而且喜歡的美景繪制下來。”葉嘉俊表示,對于作品中的生态設計小鎮、石門公園、從化大橋等地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創作中沒有過多的考慮,從拍攝下的照片進行創作。“因為我們學習時間緊迫,并沒有帶上工具在實景下創作,都是通過照片和自己的印象進行創作的,所以細節上會有些主觀印象。”
而對于自己所創作的7張作品,葉嘉俊表示河堤夜景以及從化五道菜是創作曆程最艱辛,又是自己最滿意的。“因為夜景中,樓房密集,燈光交錯,細節上很難把握,要花費大量時間。而五道菜這個作品,紙張就那麼大,菜式卻有五個,也是需要時間慢慢繪制的,但出來的效果,大家都覺得挺好的,特别是菜式,他們說很逼真,看得直流口水。”
另一方面,羅善薇說起自己的創作曆程,也是回憶滿滿。“我記得光是文峰塔這張作品,我就前前後後畫了好幾十次了。”她表示,因為文峰塔面面相似,高聳挺拔,對于角度的把握很難拿捏,因此創作過程實屬“崎岖”。
而說起流溪河這個作品,就更有一番深意。“這個作品是我在西安時創作的。”羅善薇說,當時全家在西安旅遊,離鄉時間足足有一個多星期。此時十分想念家鄉的她便拿起畫筆開始創作。身在異鄉繪制家鄉,更添幾分情意。
當記者問到售出明信片後的收入,
将會怎樣用時,
兩位小畫家又幾乎同一時間
給出同一個答案,“用來買畫具!”
“因為喜歡畫畫這個事情,自己很有執念,希望以後還能繼續畫更多好的作品,将從化其他景色都記錄下來,讓更多人知道從化,喜歡從化。”葉嘉俊說,他們兩個都有同樣的想法,這次“心繪從化”明信片不僅是讓從化人看了有共鳴,更要讓外地遊客通過這種直觀的表現形式記住這個城市。
未來,
他們還希望自己能夠有更多的機會,
幫助家鄉留住這份美,傳遞這份美。
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小編為大家送上
他們倆的手繪從化12張明信片,
各位看官趕緊收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