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初秋,早晚的空氣明顯涼爽了起來。無法逃離城市去鄉野隐遁,不如在都市裡尋覓“浮生半日閑”的時光。
從花園弄步入朱紫坊内,這裡不同于三坊七巷的熱鬧,深巷高牆内藏着煙火氣,路過古厝咖啡店「歡喜」,再往深處探索就到達「小海狸手工鋪」。
由二層古厝改造的手工鋪,可不是什麼手作課堂,而是孩子們的創作天地,家長不得入内,隻能移步二樓的等候室。
一樓一百多平的手工區域被分成綜合材料區、顔料區、木工區、布藝區。
串珠、木條、海綿等材料有的是從工廠回收來的材料,有的從淘寶采購,整面牆挂滿不同尺寸的鋸子、鑽頭、錘子等工具,從山裡撿來的木頭樹枝擺放整齊,像極了一個樹屋。
布藝教室裡各式布料、絲線,小女孩們喜歡縫制布藝作品,玩偶、娃衣、布包作品都是孩子們的創意。
一個四周歲的小男孩拿着鋸子認真地給木條鋸斷,熟練的程度讓我驚訝,孩子們在這裡可以自如使用各種工具,創造出自己想要的物件。
每個孩子第一次來小海狸,第一課是學習使用工具、注意事項,助教老師們時刻關注孩子們使用工具的狀态。
隻要跟孩子們提前把規則講清楚,他們都能按照使用規範來做,如果不小心受傷了,老師們會立即處理,引導孩子思考自己為什麼受傷。
常來的孩子們不小心被膠槍燙到,先将膠水在玻璃上蹭掉,再去沖水,找老師抹燙傷膏,傷口處理完拿起材料繼續制作,他們對“受傷”已經學會冷靜處理。
擔心孩子受傷不是一味讓孩子躲避,而是勇敢面對、學會保護自己。
小海狸手工鋪主理人是三位朋友,曾是室内設計師,創辦的初衷出于對手工的熱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創作的氛圍。
于是2012年在尚林苑小區裡開了第一家小海狸,小小的手工鋪裡伴随着一代孩子們成長。
2019年7月第二家小海狸手工鋪落地朱紫坊。偶爾有老人家經過會探頭進來說,自己小時候住在這裡長大,站在院子裡看看曾經的老屋。
小海狸的logo是由主理人之一金龜子手繪設計的,靈感來自于瑞典作者拉爾斯·克林創作的繪本《能幹的小海狸》。
故事裡的小海狸自己動手做木工、補輪胎、烤蛋糕、縫圍裙,在學習做家務事的過程中,還擁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
小海狸手工鋪就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老師們都有獨家技能,小天擅長木工,木工區域展示的木工作品就出自他之手。
小白聊起孩子們總是說道,孩子們自身的創造力總是讓我們驚喜。
Tony老師是小海狸的手工大神,擅長玩折紙,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很強,每次自己來手工鋪找好材料獨立制作,一艘做工精湛的海盜船就誕生啦~
這裡每個人都充滿愛與包容,孩子們的想象力在這裡被保護。在手工鋪裡的材料,孩子們可以任意使用,自由探索不同工具和材料的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