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道法修煉到某種層次時,常會有一種主動的,内在呼氣狀态下的類似憋氣感覺,導緻發生的身體反應,如同人在死亡時的表現一樣。
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由于衰老的正常死亡,都是呼吸逐漸的減少而窒息,具體的表現是呼氣多而吸氣少。
張三豐有一首《金丹詩》,講到了道法修煉中的體感,僅僅隻是情形上的理論闡述;實際修煉中的具體細節是會随着熟煉程度的不同,有着不一樣的身體感覺。
金丹詩(二十)——張三豐
上吞下啖兩弦弦,逐節堤防入玉田。
往往來來賓返主,夫夫婦婦倒和颠。
結丹己喜嬰兒兆,出殼皆憑聖母全。
遠近遨遊看四正,東西南北任周旋。
——
或許我在實修中煉到的就是這個層次,在“逐節堤防入玉田”的過程中,具體感受并非先賢張三豐,詩中寫得那麼輕閑!
最初修煉這個環節時,氣由上鵲橋下來通過十二重樓進入中焦,上脘中脘穴處似有個巨大的吸盤,具有極大的吸力,使得呼氣根本呼不出去!
也就好在是主動的修煉,有足夠力量可以放棄,不然的話,真有窒息的風險!
過後想想,人在将死時的樣子,也就是這種狀态,無力抗拒這巨大的吸力而死亡,給外人的感覺就是,一直在盡力地呼氣!
經過多次反複修煉,上中脘處的“吸盤”吸力在逐漸減弱……。
紫陽真人在《悟真篇》中,也有這個階段的詩詞。
悟真篇——張伯端
雪山一味好醍醐,傾入東陽造化爐。
若過昆侖西北去,張骞始得見麻姑。
——
張骞出使西域被拘留,娶得麻姑為妻,方得助張骞回到大漢朝。
張骞在西域經曆的苦難,被“始得見麻姑”的希望都掩蓋了!
——以此喻意道法修行中的情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