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的路
文|楊瑞章
月是故鄉明。很多年來,我對家鄉有着難以言表的熱愛和眷戀。水塢村的村居和環境、河流和名勝古迹,經常萦繞在腦海裡;尤其是那些相處過的父老鄉親,更是念念不忘。
對于這些美好的記憶,很早就盼望别人能寫出來,讓自己去欣賞。而我自己,一直有種矛盾的心理在糾結,想寫卻又不敢去寫,怕自己的筆力和經曆的過往有限,一旦寫出來,讓人诟病。後來想的多了,在夢裡出現的次數也多了。那些自己經曆過的或者别人講述過的有關水塢莊以往的事情,時常呈現在夢境裡。每當醒來願意看到曆史真實的樣子,而實際卻又不能,以至于心情就更加的惆怅和遺憾。
在這種心情下,三弟方章給我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家鄉資料。不久,他又用僅有的文化知識,去表達了不少人無法表達的内容。這在用文字表達方面為我樹立了榜樣,從而,也大大激發了我,推動了我,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和影響、鼓舞和力量,讓我有勇氣和信心同他一樣去叙寫家鄉的人和事。
經過一兩年一稿又一稿地不斷豐富、完善、修改和提高,相繼完成了《水塢街》《元武門》《水塢大寺》《藥王廟》《藥王廟會》《水塢高跷藝術》《故鄉詠懷》等諸多散文詩歌創作,圓了自己一個多年的夢。
創作期間,鄉親金賢叔、書泉兄、書會弟,也從不同的角度為我提供了一些曆史資料。另外,在回憶許多前輩們所講的曆史故事時,也從不同的角度參考和借鑒了許多可貴的史料,否則,上面的文章是寫不出來的。
記得有句詩這樣寫道:“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話雖如此,我卻不是這樣的人。一九四一年,我才八虛歲,那時的記憶力,無論怎麼好,也記不了多少東西,何況理解力也十分有限;而今看來,還是衆人拾柴火焰高。
水塢的曆史是水塢人自己創造的。水塢的每一代人,都有它特有的創造和貢獻,隻可惜,我個人的表達能力不強,該反映出來的東西,既使用上最大的氣力,也是寫得不夠深刻和不夠精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離開家鄉水塢已經很多年了,随着年齡的增長,思鄉之情愈加濃烈。雖然由于種種原因無法回鄉,但卻無時不刻牽挂着故鄉,牽挂着故鄉的父老鄉親,思念着那裡的一草一木,今天,我将這種思鄉之情凝聚于筆端,融于文章的字裡行間,也算是我思鄉情感的一種表露吧!
古曆二00一年正月初一日作于山東公路德州機械廠楊家圈村北廠宿舍
壹點号 東方欲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