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繼續上次的故事。
韓非看到韓國國勢漸漸衰弱,屢次上書規谏韓王,但韓王都沒有采納他的意見。韓非痛心當時國君治國不緻力于修明法制,不能用權勢來駕馭臣子,不能使國家富強、兵力強大,不求任用賢能之士,反而任用一些文學遊說之士,使他們的地位高于專務功利實效的人。
他認為儒生搬弄文辭擾亂了國家法度,而遊俠憑借着武力幹犯禁忌。國家太平時,君主就恩寵那些有浮名虛譽的文人;形勢危急時,又去使用那些披甲帶胄的武士。現在國家培養的人并不是國家所需要的,而所需要的人又不是平時培養的。
他悲歎廉潔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考察了曆史上治國得失的變化,所以寫了《孤憤》《五蠹》《内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宇的著作。然而韓非盡管深知遊說之道的艱難,撰寫的《說難》一文特别詳備,但最終還是被害死在秦國,不能逃脫禍難。《說難》裡寫道:大凡遊說君主的難處,不是難在我的才智不足以說服君主,也不是難在我的口才不足以明确地表達我的思想,也不是難在我不敢毫無顧慮地表達全部的意見和觀點。大凡遊說的困難,難在如何了解遊說對象的心理,然後用我的言論去适應他。
遊說的對象如果想博取高名,而你卻用如何獲得重利去勸說他,那麼他就會認為你品德低下而以卑賤的待遇對待你,你一定會被遺棄和疏遠。
遊說的對象如果志在貪圖重利,而你卻用如何博取高名去勸說他,那麼他就會認為你是一個沒有頭腦而脫離實際的人,一定不會錄用你。遊說的對象實際上意在重利而表面上卻裝作喜好高名,而你用如何博取高名去勸說他,那麼他表面上會錄用你而實際上卻疏遠你;假如你用獲得重利的言論去勸說他,那麼他會暗中采納你的意見,卻在表面上抛棄你。這些都是遊說的人不能不知道的。行事因為保密而成功,言談因為洩密而失敗。
不一定是遊說者本人洩的密,而隻是遊說者在言談之中無意說到了君主内心隐藏的秘密,這樣遊說者就會有生命危險。
君主有過失,而遊說的人卻公開用一些大道理去推測他的不良行為,那麼遊說的人就會有生命危險。
廣為流傳的《說難》中還提到了什麼精彩的内容呢?我們下次再講
這次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全文參考《史記》,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