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餃子你吃過嗎

餃子你吃過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08:27:18

餃子你吃過嗎?王離京,筆名谷荻,男,山東壽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畢業于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做過知青、工人、教師、機關幹部,曾任山東警察學院副院長,二級警監散文作家,系中國作協會員,發表出版作品累計三百餘萬字,多次獲獎在從事其他題材散文創作的同時,多年來專注于古代詩詞、科舉方面人物事迹的研究寫作,形成了較大影響相關作品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著名高校圖書館館藏書目,兩度入選山東省中小學生寒暑假讀一本好書活動前十位重點推薦書目,一次入選農家書屋(魯版)重點推薦書目,獲得過華東地區優秀古籍圖書獎,并曾被列為台灣地區一個文學類月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二名,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餃子你吃過嗎?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餃子你吃過嗎(餃子漫談)1

餃子你吃過嗎

王離京,筆名谷荻,男,山東壽光人,1958年生于北京,畢業于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做過知青、工人、教師、機關幹部,曾任山東警察學院副院長,二級警監。散文作家,系中國作協會員,發表出版作品累計三百餘萬字,多次獲獎。在從事其他題材散文創作的同時,多年來專注于古代詩詞、科舉方面人物事迹的研究寫作,形成了較大影響。相關作品成為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等著名高校圖書館館藏書目,兩度入選山東省中小學生寒暑假讀一本好書活動前十位重點推薦書目,一次入選農家書屋(魯版)重點推薦書目,獲得過華東地區優秀古籍圖書獎,并曾被列為台灣地區一個文學類月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二名。

生活很精彩,曆史也很精彩。但是有很多的精彩,很多的人并不知道。你如果關注我一下,我會告訴你一個你所不知道的精彩。如果你能成為我的粉絲,我會回饋你很多很多的精彩。

餃子,學名水餃,在北方一些地方也稱“扁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美食,深受國人喜愛。比如東北民間,就有“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着”這樣的說法。可以這麼說,凡是有華人的地方,餐桌上基本都會有餃子的蹤影。要想從國人中找出沒吃過餃子的人來,隻怕是比發現野生大熊貓、華南虎還要困難一些。如果有誰不信,可以讓前些年名噪一時的“周老虎”,去拍張不吃餃子的華人照片先。

說到餃子的身世,真可謂是曆史悠久。接近四十年之前,我們山東的一個考古隊,就從魯南地區的一個古墓葬的青銅器中,發現了餃子的蹤影。據考證,這座古墓葬,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了。于是就有專家認為,中華美食餃子的誕生地,很可能就在山東。這可是有實打實考古發現佐證的論點啊,比醫聖張仲景為醫治病人凍耳而發明“嬌耳”、亦即餃子别稱的說法,靠譜也準确多了。作為一個山東人,我驕傲。

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在制作方法不斷翻新、花樣百出的同時,餃子也被賦予了很多美好的寓意。比如大年除夕吃餃子,就是為了讨個“更歲交子”的吉利諧音。正月十五吃餃子,是為了圖個團圓的說頭。“冬至餃子夏至面”、“送行餃子接風面”等說法,則是寓含了一種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圓滿長久的美好願景。我曾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外警培訓工作,在接待外國警察的時候,我會這樣向他們推介餃子:餃子,是中國最經典、最能體現中華文化元素的民間美食,它的寓意是家人團圓、友情和睦、幸福美滿。聽我如此說,外國友人的反應就很熱烈,在争相品嘗餃子的同時,一緻誇贊中國的飲食太有文化含量了。

餃子制作方法的不同,最主要的是體現在調餡上。就拿我們山東來說,除了花樣繁多的肉、蛋和蔬菜餡的水餃,還有各色海鮮餡的水餃。什麼鲅魚水餃、青魚水餃、黃魚水餃、墨魚水餃、蛤喇水餃、大蝦水餃、蟹肉水餃等等,聽聽都能鮮死個人。我曾在膠東一家不算太大的水餃店裡,看到菜單上所列的海鮮水餃名稱,竟然有四五十種。作為水餃的故鄉,山東真是名不虛傳。

民以食為天。作為草根百姓,自然十分關心吃的事情,更關心能不能吃飽吃好的事情,比如我。而在溫飽問題解決之後,美食訴求才會接踵而至。如今,我自己就能調制二三十種水餃餡。而曾幾何時,餃子在我的眼中,身價之高,是跟貴族食品差不多的。

在我的少年時代,最希望從父親口中聽到的詞彙,大約就是“改善生活”了。而父親所說的“改善生活”,标準并不高,通常是指包水餃。在如今的人們看來,吃頓水餃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但那時我從父親嘴裡聽到這個詞彙的頻率,卻低得有些可憐。隻有在節假日或者禮拜天,方才偶得一聞。

吃頓水餃不容易,能吃上肉餡水餃就更難了。在那個時期,金錢還真不是萬能的。很多生活日用品、副食品,包括肉油蛋奶、煙酒糖茶,都要憑票證供應。也就是說,你如果隻拿着錢去商店買東西而沒有相應的票證,對不起,還真就沒人賣給你。

記得當時我們家和院裡的左鄰右舍們,在買不起或者買不到肉的情況下,為了給水餃餡裡增加一點葷腥,想出的招數可真是奇葩得很。比方說放上點剁碎的油條或炸豆腐,比方說擱一點煉豬大油的副産品油渣,再比方說把炒熟的芝麻、大豆或花生米碾碎拌餡等等,五花八門。所以說,當父親“改善生活”的說法中,難得地出現了肉餡的指向時,不管是豬肉、牛肉、羊肉,還是其它的什麼肉,我的興奮與期待心情,都是難以名狀的。

當某個節假日或禮拜天的早飯後,父親發出“今天咱們改善生活吧,吃肉餡的”倡議,并得到母親的首肯之後,我們全家便開始了幾乎持續一天的幸福忙碌。上街買菜買肉,回家洗菜剁肉、調餡和面、包餃煮餃,忙得不亦樂乎。為了晚上才能享用的水餃美餐,連午飯都吃的很是馬馬虎虎,如同應付公事一般。

我們家沒有女孩,在調教孩子問題上奉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原則的母親,從我十來歲起,就把做飯炒菜的全部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我這家中老大。在她嚴格的言傳身教之下,我對廚房裡的各項業務都比較熟悉一些。包水餃的全部流程,我均能操作的得心應手。在口腹之欲驅使下,原本并不十分熱愛勞動的我,此時倒也忙活得無怨無悔。

既然難得享受一回肉餡水餃大餐,就餐儀式自然也要搞得莊重正式一些。調好餡以後,先包三五個煮熟嘗嘗鹹淡,以免把一頓來之不易的美餐搞砸。然後再砸好蒜泥,拌上醬油、米醋和香油,作為佐餐小料。以至于我妻子第一次到我家吃水餃時,曾經很是感歎:“你家吃水餃的程序這麼複雜啊!”饒是如此,每次吃完水餃之後,父親總是有些意猶未盡:“唉,忙活了大半天,這麼一會兒就吃完了!”

因為包水餃,鄰裡之間也會有一些溫情相互傳遞。誰家如果制作了自認為有些特色的水餃,就會不吝勻出一些,分送左鄰右舍品嘗。盡管這溫情有些寒酸、有些貧窮,但卻讓人心暖。這一習慣,在我成家之後,依然沿襲了好些年。

大約在三十年前,我住進了一套不到五十平方的樓房。那時的人們,還不興把自家的陽台和窗子,用鋁合金、塑鋼以及防盜網之類,包裹得像個籠子一樣。當然了,多數人家也沒有餘錢弄這些東西。我的一位隔壁鄰居跟我一樣,也喜歡在禮拜天以包餃子的方式改善生活。我們兩家不管誰家包了自感味道不錯的餃子,都會興沖沖地端了跑到陽台上招呼:“XX,來嘗嘗我家的餃子!”然後,再掂出半瓶酒來助興。“餃子下酒,越喝越有”嘛。兩個大男人,便在自家的陽台上,隔牆津津有味地邊吃邊喝邊聊。

當我跟一些晚輩聊起這些記憶時,他們的反應出奇一緻地驚訝:“你們那時的幸福點那麼低啊,也太容易滿足了些吧,就為了一頓水餃?”他們有這樣的感覺不奇怪,眼界決定認識。人們關于幸福的感覺,其标準是随着參照物的不同,而不斷發生變化的。當人們為了一頓美味的餃子而朝思暮想之際,自然不可能對生活有過高的奢望。我不想以一個“憶苦思甜”說教者的面孔示人,這樣的面孔當下并不受人待見。但我想說,那些與餃子有關的幸福感,雖然水準偏低,但其中不乏回味悠長的情誼在。我不一定懷念那樣的生活,卻無法忘懷那份溫情。

我的父母都是公職人員,以當時的标準而言,收入不算低,家裡的人口也不多,經濟負擔應該不重。在我的少年時代,家裡吃頓餃子都如此隆重,那麼那些低收入群體或者是農村的人們呢?情況就更可想而知了。

下鄉插隊的時候,我在所在的生産隊長家中,見識過一頓奇葩的過年餃子。奇大無比的餃子,一個黑色的粗瓷大碗隻能盛五六個。這個倒可以理解,他們家有七個孩子,人口太多,包那種精緻小巧的餃子,隊長夫人一人實在是忙不過來。關鍵是那餃子的顔色,黑的跟那大碗幾乎難以分辨——餃子皮是地瓜面做的,連面粉都舍不得用。在隊長的盛情相邀下,我嘗了一個餃子——餃子裡的餡,除了白菜之外,一無所有。看上去,倒是内外黑白分明,比較養眼。難怪隊長家在吃餃子的時候,飯桌上還擺着鹹菜。

前幾年,我回過一次故鄉。親戚請我在縣城的一家酒店吃飯,最後上的主食,是純白菜餡的素水餃。我和妻子品嘗之後,感覺那叫一個鮮美無比。而此時,我們已經基本酒足飯飽,吃得嘴角流油了。由此可見,一種食品是否鮮美可口,評價标準也是因時因地因人而異的。如果在缺少葷腥的時代吃到這樣的餃子,我想我的評價肯定是寡淡無味。

我在做工人時,遇到的一次關于吃餃子的事情,回想起來也是讓人五味雜陳。那是一個廠休日,廠裡的食堂有餃子供應,但不是煮好的餃子,而是半成品。按照一斤餡子八兩面的比例,由職工們自由選購,買回去自己包好,然後再由食堂幫着煮熟。食堂這麼做,也是有其考慮的。餃子的價格比較貴,如果包好煮熟賣不出去,砸在手裡就麻煩了。

此時,春節剛過不久。我們隔壁宿舍的李師傅,這個廠休日沒回家,他老婆帶着孩子從農村看他來了。于是,同事們就勸他犒勞老婆孩子一下,全家一起吃頓餃子。李師傅本不想花這個錢,在他看來,吃餃子實在是有些奢侈。但架不住大家一再撺掇,李師傅咬咬牙還是去買了餃子料。餃子煮好之後,李師傅那五六歲小兒子稚氣的一句話,至今還不時在我的耳邊回響:“娘,這麼快就又過年了嗎?”

大約是在十幾年之前,我和妻子去外地看望一位大學同學。在他所在的城市,這位同學是個位置比較重要的領導幹部,按說接待條件不成問題。但是他對我說,老同學來了,為了表示隆重和親近,必須到自己家裡去吃頓飯,由他的夫人親自下廚操持。他的夫人是位從農村出來的家庭婦女,雖然沒有文化,但人很實在。她問我妻子,喜歡吃點什麼飯食盡管說,她都能做。我妻子就說,别的都無所謂,就喜歡吃韭菜素水餃。

餃子上桌之後,我和妻子一嘗都有些發愣。同學看出有些不對,就問我:“怎麼了,不好吃?”我調侃他道:“老同學啊,你這素水餃也太素了吧?餡子裡除了韭菜啥也沒有啊。這素水餃再素,也總得有點海米、雞蛋什麼的吧?”聽我如此說,同學就笑了:“你嫂子過去過窮日子習慣了,一聽說吃素水餃,就下意識地弄成了這個樣子。”

好吃的餃子,包起來确實比較費勁。但是逢年過節家人團聚在一起包餃子,說說笑笑地聊聊家長裡短,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近些年來,由于電子網絡等娛樂手段的上位,一些曾經的溫情,正與我們漸行漸遠。對于這些東西的依賴和迷戀,放大了人性中自我的一面。不少人感歎,現在家人湊在一起,往往都是一人抱着個手機平闆電腦之類,自顧自旁若無人地玩得起勁,即便是在餐桌上。親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了。人們在虛拟的世界裡,越來越開放。但是不少人的現實人際交流,卻越來越自閉。

交流充分的團圓,才具有實實在在的意義。如今的人們,家人其樂融融地圍坐在一起聊天包餃子、與左鄰右舍共同分享品嘗美味餃子的幸福溫馨時刻,還多麼?把餃子當做團圓美滿象征、心滿意足地享受包餃子吃餃子的人,還多麼?

壹點号谷荻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