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何當共剪西窗燭?夜雨寄北【唐】李商隐,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李商隐何當共剪西窗燭?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您問歸期,歸期實難說準,巴山連夜暴雨,漲滿秋池。何時歸去,共剪西窗燭花,當面訴說,巴山夜雨況味。
1.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2.君:對對方的尊稱,等于現代漢語中的“您”。3.歸期:指回家的日期。4.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裡泛指巴蜀一帶。5.秋池:秋天的池塘。
6.何當:什麼時候。7.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為“一起”。8.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裡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于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9.卻話:回頭說,追述。
這首詩所寄何許人,有友人和妻子兩說。前者認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間,正是在他三十九歲至四十三歲做東川節度使柳仲郢幕僚時,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認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過巴蜀之遊。
也有人認為它是寄給“眷屬或友人”的。從詩中所表現出熱烈的思念和纏綿的情感來看,似乎寄給妻子更為貼切。
開首點題,“君問歸期未有期”,讓人感到這是一首以詩代信的詩。詩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測,此前詩人已收到妻子的來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歸故裡。詩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團聚。但因各種原因,願望一時還不能實現。首句流露出離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是詩人告訴妻子自己身居的環境和心情。秋山夜雨,總是喚起離人的愁思,詩人用這個寄人離思的景物來表了他對妻子的無限思念。
仿佛使人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某個秋雨纏綿的夜晚,池塘漲滿了水,詩人獨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時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憶他們從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獨。
三、四句是對未來團聚時的幸福想象。心中滿腹的寂寞思念,隻有寄托在将來。那時詩人返回故鄉,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竊竊私語,情深意長,徹夜不眠,以緻蠟燭結出了蕊花。他們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離情,言不盡重逢後的喜悅。
這首詩既描寫了今日身處巴山傾聽秋雨時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來日聚首之時的幸福歡樂。此時的痛苦,與将來的喜悅交織一起,時空變換,
此詩語言樸素流暢,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複出現,令人回腸蕩氣。“何當”緊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現了作者思歸的急切心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