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3 01:14:15

“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高考的學生生涯濃墨重彩的一筆,學生苦讀12年就是為了這一刻,如今這一時刻即将到來,很多學生都是緊張不已。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1

高考進入最後倒計時以後,學生也要考試準備備考物品了,在衆多備考物品中,有一個東西非常重要,直接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順利考試,這就是高考的“準考證”。

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準考證”

現在多數省市已經允許學生打印準考證了,正常來說學校會統一給學生打印準考證,先交給老師保管,等到考試前一天再交給學生。

但也有地區要求學生直接到網上填寫好健康狀況後,再進行下載和打印,具體打印要求同學們可以咨詢學校老師。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2

在一些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準考證”,以遼甯鞍山為例,學生6月7、8、10日考試每個考生一個準考證号;6月9日考試,每個考生再選科目最多形成2個準考證号。

也就是說學生最多有三個準考證号,這意味着學生要看管更多的準考證。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3

不過對于多數省市來說,考生都還是隻需要一個準考證而已,考生隻要将這一張準考證看管好就可以了。

準考證上有哪些内容值得我們關注?

高考準考證相當于學生考試的鑰匙,隻要拿着這張準考證才能進入高考考場,準考證是标注了學生的基本信息,以及考試信息等。

這裡提醒考生,在拿到準考證後一定不要随便将準考證發到網上,即使是朋友圈也要注意打碼,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考試信息。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4

準考證上有很多隐私信息,準考證号、考生号、考點學校、考場号等,如果被有心人利看到,很可能會複制你的準考證,冒領成績,甚至頂替你上大學。

學生收到準考證一定要仔細收好,學生可以按照準考證上的信息,提前去考場踩點,提前預估從家到考場的距離,以免遲到。

一般來說,學生的考場是按照“就地就校”分配的,一般不會距離學校或家太遠。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5

如果學生在外地上學,那麼需要提前14天返回考點,并進行健康監測,合格後才能夠正常參加考試。

不小心弄丢準考證怎麼辦?考生不用害怕

每年高考都有一些學生将準考證弄丢,如果考生也發生類似的事情,應該怎麼辦呢?

準考證弄丢了也不用害怕,考生在發現準考證不見以後不要驚慌,準考證一般都是一式兩份或三份,班主任手中通常還有備份。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6

考生可以馬上聯系老師,看能不能将準考生送過來,這裡也提醒能夠自行打印準考證的同學,在考前一定要多打印幾份。

如果馬上就要考試,來不及送準考證或補辦了,也沒關系。

考生可以第一時間和考點的老師說明情況,在經過考點領導批準後,學生可以先進去考試,這都是有先例的。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7

考場魚龍混雜,學生和家長一定要看管好個人物品,不要給考生造成沒有必要的心理負擔,影響孩子的考試心情。

如果大家在考場附近撿到準考證,也可以馬上交給考點的執勤民警,他們會按照考試信息将準考證送還給學生手裡。

高考後也要妥善保管準考證,用處很大

很多學生以為高考之後,準考證就沒有用了,一些學生甚至将準考證撕掉了,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填報志願和錄取:準考證的用途可不止是考場的通行證,更關系到學生日後的查分、錄取、甚至報到。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8

學生在填報志願時就需要用到準考證,之後錄取的時候也需要拿着準考證和身份證,去領取自己的錄取通知書。

重置密碼:一些忘記高考系統密碼的同學,還可以拿着準考證去區縣招辦重置密碼。

特殊考生體檢:考軍校和警校的同學,在體檢、面試、政審時,也需要攜帶準考證去進行檢查,所以說準考證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一定不要随便丢。

新生報到:一些高校也會要求學生攜帶準考證報到,作為入學憑證,學生可以仔細查看一下錄取通知書内有沒有相關說明。

高考準考證下來注意事項(新高考地區考生最多有3張)9

商家福利:最後就是一些高考生專屬的福利,例如部分省市可以憑借準考證免費乘車,很多飯店或商場會在高考結束後,做一些高考生的活動,高考生可以攜帶準考證享受這些福利。

結語:高考将至,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願你筆下是熠熠生輝的未來!

今日話題:大家來說說,你還知道高考準考證有什麼用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