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燃情似火,文明接力傳遞。7月8月,南通市崇川區“沿運河”新時代文明實踐帶系列活動(崇開站)暨“文明實踐 鄉村·行”項目啟動儀式在青龍橋社區生态科技種植園舉行,标志着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工作全面鋪開,在通呂運河畔奏響鄉村振興、強國複興有我的時代主旋律。
全域聯動,鍊接共建共享實踐紐帶。
文明的生長,非一日之功;思想的陶冶,常無聲無形。近年來,崇川區在抓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堅持志願服務下沉,涵養文明之風,煥發内生動力。今年,崇川立足傳承運河文化,踐行綠色生态理念,着力打造“沿運河”新時代文明實踐帶。作為主城區“東大門”的崇川經濟開發區北臨通呂運河,是崇川區“沿運河”新時代文明實踐帶上的重要一站。崇川經濟開發區積極融入全域聯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格局,啟動實施“文明實踐 鄉村·行”項目,以重點服務殘障人士、種植戶、安置房村民為主體,以各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媒介,串聯起葡萄園、開心菜園、消防主題公園等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深化“沿運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的共建共享,不斷壯大志願服務力量,優化服務供給,打通宣傳群衆、教育群衆、關心群衆、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裡”。
多栖載體,激蕩文明新風“一池春水”。
志願服務的走實走深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提供了巨大養分。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崇川經開區将志願服務觸角側重向鄉村延伸。活動中,5支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隊伍接過隊旗,認領理論宣講、文明創建、文化惠民、生态保護、愛心助殘等志願服務項目,面向不同群體開展多元化、專業化的“靶向”志願服務。立足自身優勢,注重“内容為王”,圍繞“産業興旺、生态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以各類特色志願項目為載體,打造了“綠農甜莊”“開心菜園”“葡萄種植園”等多個富民助困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今年,該區以“文明實踐 鄉村·行”項目為抓手,将不斷豐富現有品牌内涵,讓點上“盆景”逐漸轉變為面上“風景”,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明力量,為“沿運河”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增色添彩。
助殘幫扶,構築文明實踐賦能矩陣。
鄉村振興離不開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賦能,更凝結着社會各界共同緻富的美麗願景。該區以青龍橋社區殘疾人種植基地為依托,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厚植殘疾人幸福生活底色,先後幫扶了以李漢林為典型的一批殘疾人種植員,實現從“守助之人”到“自強之人”的人生轉變。活動中,該區将移動直播間“開進”種植園,社區書記在鏡頭前與網友互動,為葡萄代言,開播僅僅十分鐘,直播間就有80箱葡萄訂單成交。線下,共建單位、親子家庭、熱心居民走進葡萄園,認領“愛心助殘葡萄”,待葡萄成熟時,親自采摘,分享豐收的喜悅。“小葡萄”結出“大碩果”,承載了殘疾人朋友生活的新希望。村民口袋鼓起來,精神也要振起來。
該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打造集文化傳承、社區教育、志願服務、體育休閑等為一體的“葡萄架下黨旗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文化長廊,凝聚廣泛力量,引領鄉村發展。豐富的形式、精彩的内容,映照出鄉村的多彩精神文化生活。布局落子、因地施策,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徐徐展開,鄉村高質量發展的未來美景躍然而出,人民美好生活的文明家園正在構建。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