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土地補償标準?很多企業主想問相關部門收回土地時,以低效用地的名義或者閑置土地的名義收回土地合不合法?補償标準如何認定?遇到這類事情應當怎麼辦?下面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了解一下江蘇徐州某企業為當地招商引資企業,相關的開發區管委會以低效用地的名義要求其搬離,要求收回土地據了解,該企業占地50多畝,建設有鋼結構房屋13000平米,辦公和生活用房一萬多平米,一共将近3萬平米,企業投資将近五億元,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收回土地補償标準?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很多企業主想問相關部門收回土地時,以低效用地的名義或者閑置土地的名義收回土地合不合法?補償标準如何認定?遇到這類事情應當怎麼辦?下面通過一個具體的案例來了解一下。江蘇徐州某企業為當地招商引資企業,相關的開發區管委會以低效用地的名義要求其搬離,要求收回土地。據了解,該企業占地50多畝,建設有鋼結構房屋13000平米,辦公和生活用房一萬多平米,一共将近3萬平米,企業投資将近五億元。
同樣收到類似通知的企業還有十多家,但是,大家都沒有搬走,該企業其實一直在正常經營,而且生意還不錯。因為該企業是本地比較少數的幾家混凝土設備的制造企業,而且屬于大型的混凝土制造企業,納稅也是非常高的。所以,這類企業被認定為低效用地企業不合理。據了解,該企業所在的地塊規劃有可能面臨調整,要用于商業開發,建設商業和住宅項目。所以才有了整個區域的低效用地。
那麼,有沒有法律規定的低效用地?沒有。其實低效用地最早是在2016年國土部提出的,要求盤活存量建設用地,要求對那些低效的建設問題,比如長期無人使用荒廢的土地要重新進行盤活。在實際執行過程當中,尤其在近幾年,我們在辦案過程當中發現很多地方在打着低效用地的名義來實施征收和開發。
比如浙江某出口型企業是當地的納稅大戶,納稅标兵企業,納稅光榮企業都是縣裡數一數二的納稅大戶。相關的部門因為該企業的位置距離高鐵較近,位置優越,所以,企業所在的這塊地土地想被收回來用于商業開發,相關的部門給企業下通知說企業是低效用地。其實,無論從企業的業務量還是生産情況來講都不應當認定為低效用地。
據該企業主反映,在其周邊确實有一些閑置用地,購得工業用地之後長期處于閑置狀态,荒草叢生。這樣的土地毫無疑問應當會被認為是閑置用地或者低效用地。其實說到這裡,大家已經非常清楚所謂的低效用地,國家的本意并不是想讓地方相關部門利用這個名義來降低補償标準。按照法律規定,對于正當的征收,應當按照《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來進行,房屋的價值不得低于周邊類似房地産的市場價格。除了房屋的價值,還要補償搬遷、過渡安置、停産停業損失獎勵費、裝修費、設備費用等等等。這是法定的補償。
但是,相關部門為什麼要以低效用地的名義收回土地呢?其目的就是為了降低補償。這無疑是對那些正常生産的企業合法權益的損害。最主要的是沒有明确的法律規定,法無明确規定不可為。那麼,有的企業主會說法無明确規定不可為,那對那些真正的低效用地呢?真正的低效用地也應當按照咱們國家國土部公布的《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和《土地管理法》第58條的規定來進行處理,而不應當自行制定一套收回的程序。
法無明确授權不可為,沒有明确法律規定的行政行為就是違法。所以,如果你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可以勇敢地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其實通過我們這些年的辦案過程當中,對于很多地方行政部門的行為的糾正,現在已經趨于正常化,但是還不排除有一些案例還是存在一些違法行為。
如果企業主你們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四個方面:首要的注意四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正确的定性企業所遇到的情況,是行政行為還是民事行為?是合法行為還是違法行為?一定要有一個初步的定性。第二盡量多的搜集證據,盡量多的搜集證據。第三找到正确的法律依據、法規依據、政策依據。最高院的指導案例、典型案例。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制定正确的維權方案。也就是說要不要起訴?當然,這類案子也完全可以通過非訴的方式解決,我們很多案子都是通過不用打官司,非訴的方式解決。
各位企業主如果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大家一定要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律師團隊可以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從定性的角度,從搜集證據的角度,特别是從整體維權方案設計的角度,為大家指明方向。行政糾紛當然要找北京楹庭律師。因為整體方案的錯誤而失敗的案例,我們接觸過很多。有很多案子,比如說方向都設計錯了,然後做錯了來找到我們。有的案子是可以挽回的,當然也有的案子是無法挽回的,一定要找專業律師團隊尋求幫助,維護企業自身的合法權益。
本文法律知識并不代表其法律建議,如遇同類問題應當具體分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