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亞内陸腹地,有一片水域,面積約37萬公裡,被五個國家環繞着,蘇聯未解體之前,歸屬伊朗與蘇聯兩國共有。對地理知識比較熟悉的朋友應該知道,這裡說的正是有着世界面積最大湖泊之稱的裡海。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承認它是湖,比如美國一直宣稱它是内陸湖,而裡海周邊的國家中,如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兩國跟美國持同一論調,另外三個國家,俄羅斯、伊朗、土庫曼斯坦則是堅定的“挺湖派”。不就是一片水域,為什麼有的國家認為裡海是湖,有的國家堅稱它是海?
其實這背後牽涉到的關系和利益大着呢,一字之差,決定着環裡海國家的未來命運。因為按照國際法規定,如果是湖泊,其資源當由沿岸國家共享,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占其利;如果是海,則要劃出各自的邊界,由沿岸各國自行支配所得份額。這樣一來,外國海軍也能得以進入這片海域,美國對于這片區域觊觎很久,伊朗、俄羅斯這兩個大國,又豈能任由美國軍艦殺到國門口?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裡海最大價值當數其蘊藏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據估算,裡海石油儲量在1200-2400億桶之間,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六分之一,天然氣儲量約14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量的4%,此外還有其他豐富的礦産資源。對于能源緊張的當今世界而言,裡海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誘人蛋糕。難怪有人稱裡海是第二個波斯灣,目前已有來自全球40多家石油公司在這裡準備投下巨資開發能源。
在裡海争奪戰中,小國阿塞拜疆占據着特殊位置。阿塞拜疆曾是蘇聯加盟國之一,蘇聯解體以後,與俄羅斯的關系漸行漸遠。由此成為西方國家争取和拉攏的對象。阿塞拜疆身為小國,自知無力抗衡俄羅斯,順勢投入西方國家的懷抱,跟歐盟、美國關系密切,并将裡海油氣資源開發權多出讓給歐美公司。
目前,已探明屬于阿塞拜疆裡海區域的石油儲量20億噸,遠景地質儲量約40億噸;天然氣探明儲量2.55萬億立方米,遠景儲量6萬億立方米。阿塞拜疆年石油出口量超過5000萬噸,在國際能源市場中占有占有重要地位。布熱津斯基就曾評價說阿塞拜疆是“盛着裡海和中亞财富容器的軟木塞” 。
最後,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争論了二十多年的裡海是海還是湖的話題,在去年有了答案!2018年8月12日,裡海五國簽訂了《關于裡海法律地位的公約》,公約既沒有将裡海界定為海,也沒有将其界定為湖,也就是說它非海非湖。根據公約,裡海沿岸國家海岸線往外延伸15海裡的水域為該國領海,領海往外再延伸10海裡的水域為該國專屬捕魚區,其他水體以及這些水體的漁業資源将由裡海沿岸五國共同擁有。
還有一點關鍵的是,裡海隻允許沿岸五個國家的海軍力量進入,非裡海國家不得在裡海駐紮軍隊,着實讓一直向進入裡海的美國人吃了個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