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全民養老指導

全民養老指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9-18 13:46: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全民養老指導(我們這樣助養老)1

孫佳在為常桂芬老人檢查眼底情況。 本報記者 邱超奕攝

全民養老指導(我們這樣助養老)2

全民養老指導(我們這樣助養老)3

景文歡幫助老人調試沙發旁助力扶手的高度。 本報記者 劉詩瑤攝

全民養老指導(我們這樣助養老)4

劉建平(左二)耐心細緻地為汪爺爺的傷口換藥。 本報記者 楊彥帆攝

開欄的話:

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個人命運是時代進步的風向标。新時代,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每一個追夢的姿态,都定格為時代的景深;每一滴奔跑的汗水,都澆灌着美好的未來。在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邁進的新征程上,14億多“追夢人”的共同奔跑,将彙聚成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铿锵足音。

深入貫徹落實“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本報即日起開設“體驗”欄目,以“新時代·追夢人”為主題詞,腳步奔向基層,鏡頭對準群衆,圖文并重、創新表達,透過普通百姓的追夢故事、奮鬥故事、創造故事,反映進一步解決人民群衆急難愁盼問題的新探索,展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新圖景。

首期“體驗”走近新就業形态中養老、助老行業的勞動者,敬請垂注。

老年人能力評估督導員孫佳——

老人健康,我來打分

本報記者邱超奕

北京的深秋,有了些許寒意。

一大早,本該輪休的北京市隆福醫院重症監護病房主任孫佳出了家門。自行車七彎八繞,拐進東城區東廠胡同,停在一棟老單元樓前。

同事李靜早到一步。兩人戴好口罩,披上白大褂,敲開一樓一戶人家。

“病房裡我是主任,今兒進了這門,我還有個新身份。”孫佳賣了個關子。

94歲的常桂芬老人摸索着起身,一把抓住孫佳的手。“喲!奶奶,快讓我瞧瞧。”孫佳蹲下身,翻過老人手背。老人的手腫脹發紅,粗大的骨節高高隆起。孫佳心疼地撫摸着,“您這手,能攥成拳嗎?”

“看天兒。白天成,夜裡蜷不上,陰雨天疼得貼膏藥。”老人說。

“那吃飯自己能行?”聽到這話,常奶奶挺起腰闆:“能拿筷子,洗衣服也沒問題,家裡還攔着我幹活兒呢!”

“這特好!平時您還可以幫着擇擇菜、挑挑豆子,對手有好處。”孫佳轉頭囑咐老人的兒媳楊春英,“讓老人家适當做點事,既鍛煉活動能力,也鍛煉腦力。”

幾個人聊着,護士李靜翻開一份老年人失能等級評定表,在“食物攝取”和“活動耐力”一欄打了0分,分數越低,意味着老人自理能力越強。這份10頁的評估表,按日常活動、精神狀态、感知溝通、老年綜合征等大類,細分出40多項指标,通過綜合打分,評估出失能等級。

“老人最近就是眼睛不太好,白内障,青光眼,視力降得厲害。您看該怎麼辦?”楊春英問。

孫佳拿起手電筒,輕輕托起常奶奶的下巴:“能看到光亮嗎?”

“模模糊糊,看久了頭還有點漲。”孫佳一聽,皺起眉頭,“給奶奶量量血壓。”

血壓、心率、血氧,李靜邊測邊記,“多久沒量血壓了?”一旁的楊春英一拍大腿:“哎呀,好像還是半個月前。”

“視力下降可不單賴眼睛,高血壓也是誘因,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危險。”言語間,孫佳多了幾分嚴肅,“高齡老人必須經常量血壓,稍有波動沒事,但這麼高不正常。”她仔細交代起觀察流程——後續兩天,老人睡醒後别起床,先測血壓,如果還高,馬上去醫院。

“太感謝了!今兒給我們全家上了堂健康科普課,還排除個大隐患。”楊春英一個勁點頭緻謝。

從常奶奶家出來,孫佳二人馬不停蹄,趕往東黃城根南街,一上午又看了兩戶老人。

醫生、護士之外,孫佳和李靜有了新的職業身份——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和督導員。像她們一樣,隆福醫院200多名醫護人員,利用業餘時間穿梭在東城區的老街小巷居民樓,定期為2000多名老人進行能力評估。

“從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抓手在哪兒?”孫佳深有感觸地說,評估就是個好抓手,定期給老人評估打分,既能幫廣大老年人提升健康水平,也能助國家醫養政策精準發力。

“隻是,與全國每年新增上千萬老年人相比,眼下評估師隊伍還遠遠不夠,評估質量也有待提升。我作為督導員,要做的事還很多。”孫佳說。

康複輔助技術咨詢師景文歡——

安全助老,安心養老

本報記者劉詩瑤

康複輔助技術咨詢師,是個啥職業?聽說帶我體驗的咨詢師20多歲,能幹好這活兒嗎?

9月30日上午8點45分,北京市海澱區一個小區門口,我和安馨在家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景文歡碰面了。

寒暄過後,拔腿就要上樓,小景輕輕拉住我:“咱們8點55分再上去吧,讓老人多休息一會兒。”

一句話,讓我認真端詳起眼前這個1996年出生的姑娘——個子高挑,笑起來兩眼彎彎,說話幹脆利落,穿身亮綠色的工作服,就像風中挺拔的小樹。

“兩位老人都是80歲左右,王叔叔的肺部不太好,阿姨有高血壓……”小景邊走邊介紹,8點58分,按響了門鈴。

去年2月,“康複輔助技術咨詢師”正式成為新職業,咨詢師根據功能障礙者的身體功能與結構、活動參與能力等因素,綜合運用助行器具配置、居家環境改造等康複輔助技術産品,提高老人等群體的生活自理能力。今天,小景主要是回訪。

“叔叔的理療堅持做了嗎?”“阿姨,快讓我瞧瞧您新畫的國畫!”換鞋套、放包,談笑間,老人最近的身心狀态基本摸清了。

玄關牆邊,立着一把定制換鞋凳,小景扶阿姨慢慢坐下:“晃不晃?角度需不需要改?”

此前,小景針對王叔叔和阿姨的身體功能現狀、日常起居習慣,做出了康複輔助技術相關評估。量身定制的康複輔助方案中,既有預防跌倒等居家環境改造内容,也有緩慢起身、減少登高、坐着淋浴等養老保健知識,還有幫助老人樹立積極養老心态的心理輔導。

“這個扶手高度再調調。”小景蹲下身子,教我一點點調試扶手上的卡尺旋鈕,調好後又确認了好幾遍。阿姨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小景之前就在沙發旁裝了個助力扶手。“老人久坐起身,經常眼黑頭暈,膝蓋承力還大,有了扶手,一拄就能起來了。”小景說。

“扶手你阿姨喜歡,我最需要的在這兒。”王叔叔領我們走到衛生間,指着噴頭下方的淋浴椅說。“椅背再幫我調一下,洗澡坐着更舒服。”小景調好椅背,又仔細檢查了椅子的安全性能,有沒有部件破損、螺絲松動。

兩位老人回憶,最初聽說康複輔助服務時,心裡直犯嘀咕:“有用嗎?裝上了是不是就代表自己身體不行了?”随着小景的定期回訪、耐心講解,老人越來越認同科學養老、預防康養的理念,康複輔具也成為不可或缺的居家用品。“我們最大的心願,就是有尊嚴地、自立自理地老去,不給國家和兒女添麻煩。”

回訪結束,兩位老人把小景送出門,一個勁叮囑:“孩子多吃點,不能再瘦了。”

“我之前在養老院做護理。接觸康複輔助行業後,一下子找到了感覺。其實幹好也簡單,無非愛心和專業。”

小景說,這份職業能為老人帶去安全感,讓更多人知道康複輔助對養老助老的意義。“看到他們生活得安心、舒适、科學,我很快樂。”

網約護士劉建平——

上門護理,溫暖到家

本報記者楊彥帆

“有訂單了,咱們中午就可以去體驗!”

10月9日上午,蹲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的記者,與矯形外科護師劉建平一起,接了個上門護理的新訂單。

今年5月,北京世紀壇醫院和互聯網平台“金牌護士”簽約合作,開展醫護上門護理服務。患者線上下單,平台和醫院審核後,再根據訂單匹配護士上門護理。

“73歲,眉骨上方外傷,無縫合。換藥後需要護士幫忙指導一下留置胃管後如何喂食。”仔細查看訂單内容,劉建平手腳麻利地準備好了護理包,“訂單距離不遠,趁午休過去一趟。”

中午12點,匆匆吃過午飯,我随劉建平趕到患者家裡。

“我就弄一片藥的工夫,他就摔了。”汪爺爺的老伴有些自責。汪爺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前天在家摔倒後,家人帶他去醫院看了急診,今天該換藥了。“老頭子坐輪椅,去趟醫院擡上擡下,太不容易,閨女女婿都得請假陪着。”奶奶說,幸虧孩子發現了“金牌護士”的平台,就想着下單試一試。

“您别急,我先看看情況。”劉建平換好隔離衣,彎下腰仔細查看汪爺爺的傷口,“傷口快愈合了,沒什麼大礙。”接下來,量傷口創面面積、碘伏消毒、換藥、覆蓋紗布,不到兩分鐘,完成了換藥的流程。

“哎喲,這可太方便了,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奶奶連聲誇贊,接着問起了留置胃管的問題,“很多注意事項都不明白,喂馄饨、面條可以嗎?”

“不行!”劉建平趕忙說,“奶奶您看,這管很細,實在想吃馄饨,要用破壁機打成糊狀,得一點渣都沒有,還不能太稠,不然容易堵管。”

“還有一個問題,渴了怎麼辦?”“可以用濕棉簽給他沾沾水,但别從嘴裡喂水。”“那喂飯前怎麼回抽?”……一會兒工夫,奶奶問了很多問題,還拿出自己準備的注射器、破壁機給護士看。

“老人在家坐輪椅,注意時間别太長,一個小時左右動一動。還要經常拍拍背,把手弓起來扣着,從下往上這樣拍。”劉建平給奶奶演示。

奶奶一邊仔細聽着,一邊點頭。“下次換胃管還找你們!”奶奶挺滿意。

說話間,劉建平收拾好居家護理産生的垃圾,帶回醫院處理。走出汪爺爺家門,已經下午1點。“1點半上班,回去正好。”劉建平說。

“中午沒歇成,累不累?”我問劉建平。劉建平笑了:“還行。做了網約護士才發現,那麼多居家老人都需要上門護理的幫助,我們多做一點,老人們就能方便不少,看到他們的笑容,就有成就感。”

這次上門護理,前後45分鐘。劉建平盼着,今後能有更多的醫院參與到上門護理中來,按照區域,就近服務,成本也能降下來,讓居家養老更安心也更舒心。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5日 19 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