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包括古絕和律絕。
七絕,五絕是格律體,絕句不算,因為古絕産生的時候還隻有四聲,沒有平仄,更無從談格律。
那麼為什麼叫絕句呢?為什麼把四句二十字,二十八字統稱絕句?
絕句的出現,按照音樂詩歌的發展,應該和樂府歌行體有着很大的關系。類似于小令的生成,聲韻學的發展,讓歌行體不斷地規整,講究,對仗。那麼在演唱中得停頓換氣吧?樂府詩就分很多小段落,小樂章。還有長短句,重複詠唱。
一小段就稱之為“解”。舉個例子,《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後面還有,就截取前面十二句大家看看。這個就是四句一解,是不是每四句大概一個意思,每四句也換了一個韻腳?也就是說拿出一個四句解來,就是一個絕句。當然,絕應該也有果斷,斬斷的意思。稱之為絕句,很有可能就是這麼來的。
至于産生長短句,小令,重複詠唱,分上下阕的形式,平仄規範之後就是詞。
所以我們看到自稱絕句的詩,必然是四句。包括五言、六言、七言等各種句式。不過随着音節的靈活變化,最終五言和七言這種包括單音節的詩句大行其道,其他字數的絕句慢慢就蕭條,無人創作了。
隻要是四句,合韻的詩即可稱為絕句,至于是否遵守平仄格律,隻是區分律絕和古絕的依據。古人在寫詩的時候,除非是一開始就要求合律,一般并不過分追求平仄。
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雖自号絕句,但是就是一首古絕,即古體詩,又稱古風。
而杜牧《江南春絕句》: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第三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平水韻中平仄為“平平仄仄仄仄仄”,說後面拗救也好,說是出律也罷,并不影響他自稱絕句,更不影響詩句的意境優美。
律絕就更多了,自稱《絕句》的絕句:
兩個黃鹂鳴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裡船。
還有《絕句四首》之類的,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
為什麼自稱“絕句”?
第一是杜甫這種,當時格律詩體剛剛成型,杜甫大概是标出絕句的格式區别,對自己的詩進行歸類。這種情形非常多。
另一種情況大概就是類似于李商隐的《無題》詩了,純粹有感而發的作品,懶得費神思去想什麼标題,反正四句是絕句的格式,便用這個通指了。
隻要内容寫得漂亮,一樣的大把人喜歡,同時也反映出詩人的個人色彩,并不是很在乎别人是否通過标題就能讀懂自己的内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