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網絡打假?原标題:網絡職業打假灰産鍊調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怎樣看待網絡打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原标題:網絡職業打假灰産鍊調查
● 随着網絡購物興起,職業打假人的“戰場”也由線下實體店擴展到了網店。在專業的打假人看來,打假也是一門技術活,要熟知廣告法與電商法,而且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據了解,食品、服裝、鞋子等行業有着不同的打假方式,等級高的店鋪打假人就不敢輕易前去找麻煩
● 多數職業打假人以營利為目的,對于打擊假冒僞劣和維護公共利益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職業索賠行為占用了大量行政和司法資源,給正常的市場監管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
“你怎麼證明那棵橡樹已經20歲了?”面對這種诘問,鄭敏真是百口莫辯,因為他不可能讓那棵已經做成了桌子的橡樹自證清白。
這并非喜劇或杜撰的搞笑情節,而是媒體近期披露的一則真實案例——鄭敏碰到了職業打假師。日前,鄭敏在網店中銷售了一款橡木桌子。他在産品描述中稱,這款桌子“選用20年橡木精心打造”。随後,這句話被職業打假人盯上了,對方向電商平台投訴稱賣家涉嫌虛假宣傳。
全民參與打假,本是治理假冒僞劣商品的有效渠道。然而,近年來出現的相當一部分職業打假人,往往利用商品保質期、廣告語描述等方面的漏洞,故意大量買入,要求商家支付賠償,甚至成為職業索賠人。與電商平台的打假治理不同,這些職業打假人通常寄生于各大電商平台,以打假之名行敲詐勒索之實,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招收學徒傳授經驗
教打假也教防打假
其實,鄭敏們面對的并不是打假者個人,而是一個巨大的職業打假産業鍊。
《法制日報》記者在QQ群的查找框中輸入“職業打假”字樣後,随即出現了大量名為“職業打假交流群”“職業打假維權”的QQ群,其中不乏付費群以及一些規模達千人的大群。
經過一段時間的浏覽和調查,《法制日報》記者發現,在這些職業打假群中,進群後隻要表示自己是個“小白”(新人),求教學,便會有許多所謂的“前輩”來和你私聊,有的隻是接受簡單咨詢,還有的則是為了“收徒”。
“收徒”是指通過招收學徒,具體教新人如何進行職業打假。通過交談,《法制日報》記者發現,這些招收學徒的“前輩”主要是通過這個形式,進行除了打假之外另外一種形式的牟利。收費從38元到2000元不等,學習内容可以是學打假也可以是防打假。
其中,學打假大緻分為要求商家退款但不退貨的“吃貨”型、索要多倍退款型、要求假一罰十之類的高額補償型等。在教學内容裡,還有教授關于針對品牌、差價、材質、授權證明等的打假技巧。
在一些QQ群的群文件中,《法制日報》記者發現了大量職業打假教程,其中有專門介紹行業内部“黑話”的文件,比如“上車”的意思是别人帶着你一起打假,“車票”的意思是“上車”要給别人錢作為好處。
此外,還有很多介紹打假操作流程的文件,文件中詳細描述了網絡打假的流程,包括尋找可能為假貨的鍊接、向客服套話、收到貨如何拍開箱視頻、怎樣合理舉證、如何申請退款。并附有不少法律法規,包括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廣告法等。
在浏覽了10多個此類職業打假群後,《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其群聊内容主要分為三類:收徒廣告、制作假貨證明廣告、讨論打假成果。此外,群裡還會分享假貨鍊接。據透露,一般關系好的人都會在小群裡發此類鍊接,小規模地進行“打假”。如果在數百人的大群裡發,就可能會出現一擁而上的情況。
在專業的打假人看來,打假也是一門技術活,要熟知廣告法與電商法,而且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據了解,食品、服裝、鞋子等行業有着不同的打假方式,等級高的店鋪打假人就不敢輕易前去找麻煩。
在群裡,群主或“老鳥”會按品類對電商平台上銷量好的店鋪進行“掃描”,一旦發現某款産品描述有問題就會迅速拍下證據,同時将産品鍊接和打假話術丢到群中,發動群裡的職業打假人們下單,收貨後給出差評并進行舉報,然後等待商家賠錢。
棄做電商轉行打假
授徒收費價格不菲
在打假群中,既有熟知相關法規的“老鳥”,也有無數類似大學生或寶媽的“小白”,他們隻想通過打假賺點外快。
在調查中,《法制日報》記者接觸了3名所謂的“前輩”,昵稱分别為“樹葉”“壞小孩”“寶寶”。
“樹葉”自稱原來是做電商的,但被職業打假搞煩了,便自己花了不少錢學打假與反打假,現在做“收徒”生意已有6年。打假平台橫跨多個電商平台。據群裡的群友透露,“樹葉”收徒很貴,至少上千元。
“壞小孩”則說想讓更多人了解職業打假,所以“收徒”較便宜。在繳納費用後,“壞小孩”先給《法制日報》記者發來《涉及标簽标注要求的食品安全标準彙總表》《進口蘆荟飲料退一賠十》兩個文件。後者是一篇媒體報道,講的是退一賠十的維權力度指向了新資源視頻,一些新資源視頻因為未事先編著相關标志,被相關部門處以十倍的賠款。
之後,“壞小孩”又給《法制日報》記者發來了有關某電商平台違禁物品的教程。據他所說,在相關平台搜索違禁品等物品是最容易成功的,比方說防狼噴霧、電擊器等。根據其演示的具體步驟,到貨後先不要急着拆包裹,錄制拆箱視頻後再去申請退款。此時僅是申請退款,退款理由為違禁品。“如果商家不處理,等時間到了會自動退款。如果商家拒絕退款申請,可以拍照片或者視頻上傳,一般在兩三天會處理退款。”
“我們需要如何找到假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價格,商品價格是正品旗艦店一半的就可以。”“壞小孩”認為,“‘吃貨’要懂得的幾大要素就是找鍊接、拍開箱視頻、合理舉證以及申請退款。協商的話,主要是看你的表達能力。如果電商平台的客服介入,則會要求提交證明是假貨的憑證。那麼,比如評論裡面有人評論這個是假貨,也可以作為一個證據。”
按照“壞小孩”的說法,一般而言,食品的成功賠款都在500元到1000元左右。按照他的說法,很多商家都做賊心虛,“所以一打一個準,就算商家報警也不用害怕,一般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據“寶寶”傳授,需要先下載“天眼查”和“全國12315”兩個App平台,前者尋找假貨,後者投訴商家。“打假”具體步驟包括:第一,尋找有問題的商家店鋪,一般在店鋪裡會有營業執照等照片,之後再與産品評論中的生産廠家進行對照,然後在天眼查中進行比對;其後,與商家進行溝通,溝通中會使用到相關法律法規,為此“寶寶”列出了詳細的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等若幹條款,在溝通時需要一連串發出相應的法律條文進行逼迫。此外,還可以威脅商家将投訴到食藥監局。
慣用群狼戰術索賠
惡意糾纏套路滿滿
最近幾年,職業打假人進入公衆視野并迅速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群體。如今随着網絡購物興起,職業打假人的“戰場”也由線下實體店擴展到了網店。
《法制日報》記者通過幾天的觀察注意到,此類打假群規模龐大,非常活躍。高階QQ群還會教授鑒定書的制作教程,比如“超範圍經營、重金屬污染、虛假宣傳、非法添加”等。針對化妝品店的打假,群裡還會教授制作過敏證明,以此碰瓷一些并無問題的店鋪。
同時,《法制日報》記者還發現,進行職業打假的群體組織形态比較傳統,形式也比較松散,主要是“前輩”帶新人,一起去“打假”網店。
《法制日報》記者入群不久,一名群管理員在群裡發了個高仿某名牌鞋子的購物鍊接,表示他要“開車”了,招呼有興趣的群成員“上車”,與他一起“搞”某賣家。
《法制日報》記者以新人身份表示願意“上車”,并詢問具體該怎麼操作。這名群管理員說用“群狼戰術”,即幾個人同時下單,每個人都隻下小額訂單,然後一起要求索賠,以舉報相威脅。一般賣家都會給錢消災,或者接受退款不退貨,就達到了“吃貨”的目的。同時,這名群管理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如果成功了要記得給他“車票”,還很大方地表示可以“先車後票”,即“吃”到了貨或者拿到了賠償再給他相應的錢。
在上述QQ群裡“潛水”一晚上後,《法制日報》記者發現,群裡經常有人“開車”,通常套路為一個老手在群裡發布可能為假貨,或者不合格商品的鍊接,号召大家“上車”一起打假,每次報名參與的人數都不少,成功者會在群裡分享打假的過程和經驗,貼出與賣家談判的聊天記錄,“曬”索取到的賠償金額。
據“前輩”介紹,手機等店鋪也容易被職業打假人盯上,主要查營業執照、産品貨号、3C認證等。如果沒有,即會對其進行敲詐。此外,一些訓練有素的職業打假團隊在搜尋“獵物”時也非常講究,那些看起來明顯在賣假冒僞劣産品的小店不在其目标範圍内,因為一旦索賠過高老闆很可能直接關店,打假人還可能會因此損失貨款,得不償失。
因此,他們聚焦的主要是那些單價較高的電子、家具等産品,會從銷量較好的網店中選擇其爆款産品下手,而後從工商舉報到發律師函再到法院起訴,有一套流水線操作流程,成功率高且每次收益都不錯。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部分職業打假人出現了異化,甚至以打假之名行造假之實。比如,有所謂的打假人用蘸有特殊藥水的棉布将商品的生産日期擦去,或者用針紮孔往面包裡塞頭發,以此向商家索賠。
面對一些打假人的惡意糾纏,商家是否賠錢就能了事?
朱先生在一家電商企業從事法律工作,他處理過大量關于職業打假人的案件。朱先生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職業打假人的常規“套路”有兩種:一是反複購買索賠,并共享商家信息,但不會去告發商家;二是放大商品有限的瑕疵,以舉報投訴要挾,實現拿錢的目的。最後,依舊是放任市場上的假貨,或者商家的瑕疵繼續存在。職業打假人既不能真正地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商家也面臨被打假人再次找上門的可能。
多位接受采訪的業内人士認為,多數職業打假人以營利為目的,不能算是真正的消費者,他們對于打擊假冒僞劣和維護公共利益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職業索賠行為占用了大量行政和司法資源,給正常的市場監管工作帶來了負面影響。
記者 趙麗 實習生 董錦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