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的學曆越來越高,這幾乎已經成為公認的趨勢。一方面對于提升人口素質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學業時期被拉長,内卷也更為嚴重。
考研從十幾年前的少數群體,演變成光是22屆的增長數已經超過八十萬,總數達457萬。23屆不知道會不會更多。
正因為競争太多、上岸太難,頗有種“範進中舉”的心情。不免讓人感慨,兒時不知範進意,回首已是“内卷人”。有人用圖來形容考研後的變化,不失為一種樂趣。
研究生從研一到研三的變化,被精準形容
很多同學感到,考研幾乎已經快要趕上高考的緊張程度了。而且相比單一的筆試,考研還有複試。這種忐忑不是外界能體會的。研一剛入校時,簡直激動得想要跪地叩拜,勵志追随導師。
或許大家都有胡亂立flag的習慣,至于到底能不能說到做到,就未必了。經受了讀研階段一年的“洗禮”,研二的同學逐漸“站起來”。
要知道,我讀研究生可是懷着雄心壯志的,怎麼能天天跟在老師身後打雜呢。洗瓶子、打掃實驗室不說,還要經常聽到“老油條”的勸誡。“堂堂大丈夫”豈能甘于如此狀态!
不過,這種骨氣往往在面對“錢”的時候,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給導師幹活不白幹,領到實驗項目的補助後,研究生巴不得當場認義父,這圖裡表情可謂精準定義。
待到研三,這可跟本科期間的大四不是一個概念。研究生論文含金量,以及畢業的标準,超過很多同學的想象。
打開研三學生的電腦,你估計會發現很多文件從“版本1”逐漸增加到幾十個。改論文簡直像研究生的“血淚史”,讓人逐漸失去耐心。
雖然心裡早已經“萬馬奔騰”,快要按捺不住,但嘴上還是要感謝導師的指點。研究生寫不好論文,哪有理由叫闆呢。不過,别以為隻有學生在煩惱。
導師看完也服了,别以為煩惱的人隻有學生網友這樣的圖,簡直是精準地形容出研一到研三的變化。就連導師看完也表示“大寫的佩服”,不得不說,這正是很多研究生的在校狀态。
但是,别以為導師能輕松哪去。看完“徒兒”的論文,真是一言難盡。有人氣得隻想靜靜,有人忍不住“棄文從武”,放下論文改成練習太極劍。
也許這樣才能平複心情,隻是導師們很納悶:帶了這麼久的學生,好歹也是經過考研篩選的,論文怎麼能差到這個水平?
記得一位老師看完論文,忍不住用反語“表揚”了愛徒:你這文章寫得不錯,是要給意林投稿嗎。意思是寫論文完全沒有學術研究的樣子,硬生生弄成中學生作文的感覺。
培養研究生本身的教學目标,就跟本科生有明顯區别。做實驗、寫論文是必備的技能。但是因為學生們考研的初衷,已然跟從前不一樣。
現在大多數考生是基于就業形勢的壓迫,不得不靠考研來增加學曆上的優勢。對于搞學術未必有足夠的興趣。
考研雖然難度在增加,但是考察形式還是停留在試卷、典型題的階段。所以到底是否适合研究學術,很難說。這或許也是研究生教育需要面對的矛盾吧。
為什麼導師和研究生相互認可的狀态,并不容易
研一到研三的變化,體現着研究生心态的改變。梗圖有趣,但放在現實裡,很多同學提及自己跟導師的關系,不免要撇嘴。
入校時學生基本都是抱着好好跟老師相處,努力充實自己的态度。但是後來發現,導師跟本科期間的教師,有着很多不同之處。
相互的關系也更為複雜和微妙,最後導師和研究生相互認可的狀态,其實并不容易達到。因為這已經不是交學費和講知識那麼簡單。
研究生和導師像“一條繩子上的螞蚱”,相互有利益交融。導師拿到什麼項目,補助怎麼分配,學生要承擔多少任務,這些絕非留作業和寫作業一樣單純。
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導師認為學生不夠勤奮,尤其是00後比較有個性,不随便聽使喚。而學生又可能認為很多工作是自己完成的,非常辛苦;導師卻獨攬了榮耀和酬勞。
【結語】校園裡也存在人際關系,研究生想要學到真本事,跟導師的關系要盡量處好。但每個老師的風格不一樣,學生不要停在固有思維,看看師長師姐中什麼樣的人能被認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