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的未來展望?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王鏡茹,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智能駕駛的未來展望?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王鏡茹
新能源風口疊加硬科技驅動,智能駕駛行業發展勢如破竹。數據顯示僅自動駕駛産業鍊上各環節,在2030年前就有7000億元的增量空間。
以基礎設施的視角衡量這個千億市場,作為智能之“眼”,高精度地理信息框架服務是必不可少的剛需存在,發展空間巨大。
事實上,2022年各行業包括測繪地理信息産業在内,均從生産到交付等諸多環節遭遇多重挑戰,衆多高精度定位相關企業當下業績承壓是暫時性的。内卷競争破局發展,以技術為錨點,修煉内功的上遊企業,更值得投資者關注。
堅定投入未來,智能駕駛領航者該有哪些素質?
收起拳頭,是為了更狠地打出去。技術護城河與産業護城河的雙重加持之下,企業修煉内功、投入未來,始終關注的是“市場成長”的長期價值。
包括百度Apollo、小馬智行、文遠知行、滴滴自動駕駛、元戎啟行、輕舟智航等主流頭部L4自動駕駛公司也同樣配備了高精定位系統。又比如中海達等上遊企業,正以高精度定位模組打開更廣闊的成長空間。
目前,奔馳、蔚來、長城WEY、奇瑞等主流智能汽車車型都配置了高精定位系統。而中海達車載端軟硬件産品也已定點應用在小鵬汽車、上汽集團、一汽紅旗等汽車制造企業(智能駕駛方案商)的多款量産車型。
從企業布局來看,在智能駕駛賽道起風時,從研發破局和産業布局兩大維度,夯實産業鍊上遊的優勢地位,或将在應用方面獲得實質性突破。
風物長宜放眼量,蓄力等待價值春天
智能駕駛市場還沒真正爆發,但趨勢是很明确的。中海達方面表示,車載高精度産品預計1年至2年後可大規模量産。
一般來說高精定位系統包括衛星導航(GNSS)、慣性導航(INS)、環境特征匹配定位等。值得注意的是,高精定位技術應用領域轉向自動駕駛後,實現了極大的商業化價值和最大規模量産應用。
每年增長以百萬量級增長的智能汽車,将是高精組合定位技術發揮實力的最好載體。換言之,産品所定點的車型一旦大規模量産,車載高精度業務的增長将會完成巨大的飛躍。
盡管相關企業2022年業績承壓,如中海達近日表示,營業收入減少的主要原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同時面向政府及國企客戶的業務受影響較大。
但不難從中可窺見行業發展機遇,2023年,也是中國經濟擴内需、提信心的複蘇之年。随着智能駕駛産業發展持續加速,上遊企業“破冰”利潤等挑戰,成長紅利有望進一步釋放。
(編輯 張偉 白寶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