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消費、縫紉機踩到冒煙,沒貨寄空盒就行……最近鴻星爾克紅到發紫。
市值不過3億元,年虧損2.2億元,卻捐出5000萬元物資,榜一刷禮物被踢,貨賣空了,主播求粉絲去買其他國貨品牌……
三觀正、接地氣、有格局,患難見真情,各種正能量标簽,讓鴻星爾克幾天内就被捧上C位,刷爆全網。
7月26日,鴻星爾克就作為案例被商學院帶入讨論:
的确它從善如流,汶川地震、新冠、鄭州,捐款捐物從未缺席。于是,消費者野性消費,讓物美價廉的品牌一炮而紅。
4000萬人沖進直播間,圈粉千萬,各地門店被擠爆,線上銷售暴漲52倍,線下門店銷售額暴增130倍,有剛出生的雙胞胎,一個起名鴻星,一個起名爾克……它幾天内成為“國民品牌”,這是善引發善的結果。
但在這沸騰的情緒下,一夜爆紅,也讓它成為衆矢之的。
一方面,境外獨資、财務問題、捐款名不副實的帽子往它頭上扣;另一方面,安踏、特步、李甯等運動品牌直播間,主播被罵哭,各種羞辱不斷,撕扯、打壓、拉踩,惡臭飯圈的操作愈演愈烈。
這就像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說的:當情感的磁場迅速在人群中傳染蔓延,積累到一定的量,很容易就流于暴戾。
鴻星爾克也明白其中道理,董事長吳榮照也出面說明:不要神化鴻星爾克,捐贈物資正分批到達目的地,懇請大家一定理性消費,避免對同行造成困擾,特别是國貨品牌的發展,需要大家的支持和愛護……
可這300多萬點贊的視頻,還是沒能停下網上的負能量——施加于其他品牌的暴力(即使不是出自本意),為鴻星爾克招來惡意;不講道理的喜歡越了界,喜劇變悲劇,如此下去,今天野性消費的人,明天就能野性反噬。
慈善事件變成這個走向,讓人觸目驚心。
所以,鴻星爾克未來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此刻流量洶湧,小心未來流量反噬。
把鴻星爾克捧上天後,一邊造神一邊毀神的鍵盤俠,又開始使勁作死它,反正有人帶節奏,事不關己,不妨參與。
網暴拉踩下,鴻星爾克成為情緒的宣洩口,加上部分支持它的人,借其名義,行不義之舉,為其四處樹敵,情況會變得更糟糕。
之後,網友會用放大鏡來看它,稍有不慎,哪怕是曆史缺點,也被放大,反轉打臉都會來得異常兇猛。
比如,它抗疫捐200桶消毒液,1500個口罩,3601件防寒服,到底值不值1000萬元;外商獨資企業的屬性是否能扛下“國貨”大旗……
要知道,鴻星爾克用蘋果手機發官微,都會有人指責“停止錯誤行為,購買華為手機!”
品牌被捧得越高,網友眼裡越容不下沙子,些許負面、污點,産品瑕疵,甚至表現不及期望,都會引發粉轉黑的浪潮,鋪天蓋地的讨伐。
因此,鴻星爾克被爆炒捧高的過程,正讓品牌陷入越來越危險的境地。
2010年加多寶玉樹地震捐款1.1億元,事後被負面聲讨,就是前車之鑒。
毫無疑問,品牌的形象是感性認知,受衆口碑決定其價值核心,未來鴻星爾克要花費海量的成本來維護這天降的“幸運”,避免物極必反。
互聯網上,狂歡的情緒永遠容易放大,願被愛充值後的鴻星爾克不會遭捧殺,真正的善意不會變成戾氣,對公益的信任不會被打擊。
最後摘一段參與救援的無名英雄的話:
“品牌再火,也請大家不要忘記:奮鬥在前線的志願者、救援隊員和當兵的哥哥們。生命隻有一次,2、3米的水深,如果換作是你,你願意出錢還是出力?
我們永遠不要把自己想的那麼大公無私,我們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們一樣挺身而出……那些參與救援的英雄,才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
我已破防,你呢?
以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