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看二十大匡賢明

我看二十大匡賢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5:58:53

我看二十大匡賢明(我看二十大匡賢明)1

圖/ic

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匡賢明

二十大報告明确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這就需要廣大企業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聚焦在實體經濟上。無論什麼類型企業,都要圍繞實體經濟發展發力。

從發展的曆程看,一個經濟體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都離不開實體經濟,離不開生産力布局。從我國實際情況看,實體經濟是我國在國際經濟競争中赢得主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有的經濟體發展到一定程度,忽視實體經濟發展,過度發展虛拟經濟,“脫實向虛”帶來巨大的經濟隐患與經濟風險,其教訓極為慘重。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制造業為重點的實體經濟快速發展,目前已經構建起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2021年,我國制造業行業增加值規模為31.4萬億元,占GDP比重為27.4%,位居各行業首位。制造業增加值占商品增加值比重為58%。從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比重來看,2021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占世界比重接近30%,連續12年位居世界首位,超過G7國家的規模與占比。正是以制造業為重點的實體經濟的發展,我國在面對風險和沖擊時就有充分的底氣。其中,包括廣大民營企業在内的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

落實二十大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廣大企業需要牢牢把握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要求。有一段時間,由于多種原因,一些企業脫實向虛,熱衷于脫離本業,追求資本運營;一些虛拟行業的利潤明顯超過實體行業的利潤,擠壓了實體行業發展空間。由此帶來了過早去工業化的挑戰。從2008年到2020年,我國工業和制造業的國内占比分别下降了近12個百分點和7個百分點,制造業從業人數占比下降了近6個百分點。應當說,我國已處于工業化中後期,制造業比重下降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但如果制造業占比下降過早、過快,就會帶來“過早去工業化”的風險,由此對經濟發展與安全都會帶來隐患。

中央及時發現這一苗頭,多次強調要穩定制造業比重。“十四五”規劃中再次明确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制造業競争優勢,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确提出,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對于廣大企業來說,落實二十大精神,就是要牢牢把握實體經濟發展這一基本出發點,在發展實體經濟中推動産業升級。

第一,對于從事實物生産和服務生産的企業,需要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投入力度。在微觀層面加大資金、人才、市場機制等,通過市場機制使更多資源投入到實體經濟中。比如,一是顯著加大重點領域基礎研究投入,完善産業鍊配套措施,加快提升高端制造領域的國産替代率。加大對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分析儀器、芯片制造等高端制造領域的國内龍頭企業的基礎研究投入,優先推動已具備研發基礎和優勢的重點企業加快提升國産替代率。二是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工程,發展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包括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産業創新發展。培育先導性和支柱性産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發展。三是着力發展優勢制造業,進一步提升優勢制造業核心競争力。在5G、光伏等我國已初步具備競争優勢的制造業領域,進一步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進一步提升我國優勢制造業的核心競争力。

第二,對于從事虛拟經濟發展的企業,重點是協調好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方向是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我國金融産業仍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但這個發展要建立在服務于實體經濟基礎上,而不是相反。要發揮金融在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産業結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比如,金融企業需要大力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創新适應各類企業的金融産品,強化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持。尤其是加大對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第三,抓住産業升級的方向,廣大企業需要加快推進自身的創新發展。根據世界制造業綜合指數,我國目前處于第三方陣。推動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明顯提升高技術制造業占比。高端新材料、重大技術裝備、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技術、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北鬥産業化應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醫療裝備和創新藥、農業機械裝備等制造業核心競争力明顯提升。在這方面,廣大企業承擔着重大責任,需要集中精力,加快推進。

第四,抓住高水平開放的趨勢,廣大企業需要加快推進自身的開放進程。我國發展實體經濟,需要在開放的環境下實現。過去10年,我國民營企業積極“走出去”,主動參與“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平台,在參與全球範圍内資源要素的配置中得到較快發展。下一步,廣大企業要充分利用中央部署高水平開放的機遇,因地制宜地推進自身的開放進程,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重要動力。

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為廣大企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廣大企業落實二十大精神,關鍵是把主業聚焦到實體經濟發展上,聚焦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

編輯 陳莉 校對 楊許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