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世紀,對所有已知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觀測使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它們軌道間的一種特定規律。最終,這引出了提丢斯-波得定理,使科學家們能夠預測行星間的空間量。根據這條定理,實際觀測的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定理的推斷不相符,對此現象的調查引出了一個重大的發現。
最終,天文學家們發現火星與木星之間遍布着無數的小天體,他們被稱為“小行星”。 這又導緻了“小行星帶”一詞的出現,而該詞後來被廣泛使用。和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一樣,它們圍繞太陽運行,并在太陽系的演化與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結構與構成:
小行星帶由數個大天體和數百萬個小天體組成。較大的天體,如谷神星、竈神星、雅典娜星和健神星,占了該小行星帶總質量的一半,僅谷神星就占了近三分之一。
此外,直徑大于100公裡的小行星有200多顆,直徑大于1公裡的小行星有170多萬顆。
谷神星與迄今為止發現的小行星相比,包括“黎明”号在2011年測繪的目标——竈神星。信貸:NASA / ESA /保羅Schenck
總的來說,小行星帶的質量估計是2.8×1021到3.2×1021公斤,相當于月球質量的4%。雖然大多數小行星是由岩石構成的,但其中也有一小部分含有鐵和鎳等金屬。剩下的小行星是由這些物質和富含碳的物質混合而成的。一些距離較遠的小行星往往含有更多的冰和揮發物,其中包括水冰。
盡管小行星帶中包含了數量驚人的天體,但主帶的小行星也分布在非常大的空間範圍内。因此,物體之間的平均距離約為965,600公裡(600,000英裡),這意味着主帶主要由真空組成。事實上,由于小行星帶内的物質密度較低,現在估計探測器撞上小行星的幾率不到十億分之一。
小行星帶的主要(或核心)數量有時被分為三個區域,這是基于所謂的“柯克伍德缺口”。1866年,丹尼爾·柯克伍德(Daniel Kirkwood)發現了小行星之間的距離差距,并以他的名字命名。這些差距與土星和其他氣态巨行星的光環系統相似。
起源:
最初,小行星帶被認為是一個更大的行星的殘餘,占據了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區域。這個理論最初是由海因裡希·奧爾伯德斯(Heinrich Olbders)向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提出的,作為谷神星(Ceres)和雅典娜(Pallas)存在的可能解釋。然而,這一假設後來被證明有幾個缺陷。
首先,摧毀一顆行星所需要的能量是驚人的,而且暫時還沒有提出可以解釋這類事件的假設。其次,小行星帶的質量隻有月球的4%(冥王星的22%)。與如此微小的天體發生災難性碰撞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後,小行星之間顯著的化學差異沒有指向一個共同的起源。
如今,科學界的共識是,這些小行星并不是由原來的行星分裂而成,而是來自太陽系早期的殘餘物,根本就沒有形成行星。在太陽系曆史的最初幾百萬年裡,引力的吸積導緻了物質團塊從吸積盤中形成。這些團塊逐漸聚集在一起,最終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變成球形)并形成行星。
然而,在小行星帶的區域内,行星受到木星引力的強烈擾動而無法形成行星。因此,這些天體将像以前一樣繼續繞太陽公轉,隻有一個天體(谷神星)積累了足夠的質量來達到流體靜力平衡。有時,它們會碰撞産生更小的碎片和塵埃。
在這段時間内,小行星受一定的溫度影響而融化,這使得它們内部的元素被質量部分或完全區分。然而,由于它們的規模相對較小,這段過程必然是短暫的。它很可能在45億年前結束,也就是太陽系形成後幾千萬年。
雖然這些小行星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太陽系的早期曆史,但它們如今的模樣并不是仍處于太陽系早期的樣子。自形成以來,它們經曆了相當大的改變,包括内部加熱、撞擊導緻的表面融化、輻射導緻的空間風化以及微隕石的撞擊。因此,今天的小行星帶被認為隻包含了原始帶質量的一小部分。
計算機模拟表明,最初的小行星帶可能包含了與地球相當的質量。主要是由于引力的擾動,大部分物質在形成100萬年後被抛出,留下的質量還不到原始質量的0.1%。從那時起,小行星帶的大小分布被認為保持了相對穩定。
當小行星帶最初形成時,距離太陽2.7天文單位的溫度在冰點以下形成了一條“雪線”。從本質上說,在這個半徑之外形成的星子能夠聚集冰,其中一些可能提供了地球海洋的水源(甚至比彗星還多)。
與太陽的距離:
小行星帶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間,距離太陽2.2到3.2個天文單位(AU)——3.29億到4.787億公裡(20443萬到2.9745億英裡)。據估計,它的厚度為1個天文單位(1.496億公裡,或9300萬英裡),這意味着它所占據的距離與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相同。
太陽系内部的小行星和木星:甜甜圈形狀的小行星帶位于木星和火星的軌道之間。來源:維基百科
小行星離太陽的距離(它的半長軸)取決于它分布在三個不同區域中的一個,這三個區域基于小行星帶的“柯克伍德間隙”(Kirkwood gap)。I區位于4:1共振和3:1共振的柯克伍德間隙之間,約為2.06和2.5 AUs(3至37.4億公裡;分别離太陽18.6億至23億英裡。
II區從I區末端延伸至5:2的共振間隙,即2.82 AU(42.2億公裡;遠離太陽。帶的最外面部分III區,從II區外沿延伸到2:1共振間隙,位于約3.28 AU(49億公裡;30億英裡)。
雖然許多航天器已經到達了小行星帶,但大多數都是在前往外太陽系的途中經過的。直到最近幾年,随着黎明号的任務,小行星帶才成為科學研究的焦點。在未來的幾十年裡,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把宇宙飛船送到那裡去開采小行星,收集礦物和冰,供地球使用。
作者: universetoday
FY: 火星蜘蛛
如有相關内容侵權,請于三十日以内聯系作者删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