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二次我國殘疾人抽樣調查表明,全國各類殘疾人的總數為8296萬人,其中聽力殘疾2780萬人,約有80萬重度-極重度耳聾,且每年新增先天性聾2~3萬名。
目前為止,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植入作為治療和康複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且助聽器無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你了解人工耳蝸嗎?本文将為大家講解關于人工耳蝸的問題。
一、人工耳蝸是什麼?醫學上的名詞解釋過于複雜,簡單概括,人工耳蝸是一種通過把聲信号轉換為電信号并通過植入的電極系統連接人體的聽覺神經從而産生聽覺的電子裝備,是人造通過電信号傳導聲音的“耳朵”。
近年來,随着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語音學、電生理學、材料學、耳顯微外科學等學科的發展,人工耳蝸已經從實驗研究進入臨床應用。目前為止,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和康複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且助聽器無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人工耳蝸适應症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雖然耳聾困擾了患者,但是也會有解決的方法。既然人工耳蝸植入是治療和康複重度-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且助聽器無效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那麼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實施人工耳蝸植入呢?
01 語前聾患者
①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兒童的聽力損失範圍在1kHz及更高頻率的聽阈在90dB以上。
對于術前無殘餘聽力者,需要進行助聽器聲場測聽,以幫助确定殘餘聽力,必要時進行電刺激聽性腦幹誘發電位(EABR)檢查。
②病因原因不明、先天性、遺傳性、藥物性、腦膜炎後聽力損失,病變部位定位于耳蝸;
聽神經病患者病變部位定位于耳蝸,需要進行術前EABR檢查,估計病變部位,鑒于目前從醫學角度對聽神經病認識的限制,需向患兒家長告知特殊的風險。
對于多數内耳畸形,包括Mondini畸形、共同腔畸形、大前庭導水管畸形仍然是人工耳蝸植入的适應證,需向患兒家長告知特殊的風險以及家長具有合理的期望值。
③耳聾發生時間對于新近發生的聽力下降,需要觀察至少3個月以上聽力變化穩定。
④最佳年齡應為12個月~5歲;
受到腦聽覺、言語可塑性的限制,應該盡早植入人工耳蝸。
大于5歲的兒童或青少年需要有一定的聽力語言基礎,自幼有助聽器配戴史和聽力或語言訓練史。
助聽器無效或效果很差,是指在最好助聽聆聽環境下開放短句識别率≤30%或雙字詞識别率≤70%。
⑤助聽器選配後聽覺能力無明顯改善;
配戴合适的助聽器,經過聽力康複訓練3~6個月後聽覺語言能力無明顯改善。
⑥具有正常的心理智力發育。
⑦家庭和(或)植入者本人對人工耳蝸有正确認識和适當的期望值。
⑧有聽力語言康複教育的條件。
⑨無手術禁忌證。
02 語後聾患者
①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成人的聽力損失範圍在1kHz及更高頻率的聽阈在70dB以上。
對于術前無殘餘聽力者,需要進行助聽器聲場測聽,以幫助确定殘餘聽力,必要時進行EABR檢查或鼓岬電刺激的心理物理學測試。
②各年齡段的語後聾患者高齡人工耳蝸植入候選者需要有對人工耳蝸有正确認識和适當的期望值。
③耳聾發生時間對于新近發生的聽力下降,需要觀察至少3個月以上聽力變化穩定。
④助聽器選配後言語識别能力無明顯改善。
⑤具有正常的心理、精神狀況及患者對人工耳蝸有正确認識和适當的期望值。
⑥無手術禁忌證。
以上就是關于人工耳蝸的相關事宜。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