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常見于30-50歲育齡期女性,但是它的确也是有惡變的可能。
子宮肌瘤本身可能發生四種變性
一種是玻璃樣變性或者透明變性,主要是由于子宮肌瘤的血液供給不足所緻,肌瘤組織發生水腫、液化,最後被玻璃樣物質所替代。婦科醫生檢查的時候,會發現子宮肌瘤的質地變軟。
一種是囊性變性,大多是在玻璃樣變之後發生,玻璃樣的物質液化,形成囊腔,使本來比較堅硬的肌瘤軟如洩氣的皮球,容易被誤診為卵巢囊腫。
一種是脂肪性變和鈣化,子宮肌瘤中的肌細胞内脂肪細胞增多,發生脂肪變性。進一步發展使肌瘤鈣化,比一般的子宮肌瘤質地要硬很多,如石頭。如果做腹部X光片,有時甚至可見到高密度不能透過X線的鈣化影。
一種是紅色變性,它是子宮肌瘤急性缺血的表現。它通常會引起疼痛,這種疼痛,如果是在懷孕期當中就有可能引起流産,而子宮肌瘤的紅色變性通常就是發生在妊娠期或者是其他一些特殊的時期,比如産後等等。
無論是囊性變還是玻璃樣變或者是鈣化,它都是子宮肌瘤慢性缺血的一種表現;而另外一種紅性變性,它是子宮肌瘤急性缺血的表現。
還有就是惡性變,以肉瘤樣變性,惡性變後子宮變軟,生長速度加快,常伴有不規則陰道出血或月經過多。子宮肌瘤的惡變通常是發生在那些生長比較迅速,也就是說幾個月内翻倍長大,或者說是絕經後子宮肌瘤不縮小反而增大的婦女。子宮肌瘤惡變率平均為0.5%,要特别警惕子宮肌瘤的惡變。
據文獻報道,子宮肌瘤的惡變幾率在4.7‰,也就是說不到0.5%。一般情況下肌瘤短期内迅速長大,絕經後肌瘤沒有縮小反而長大,這些情況就需要警惕子宮肌瘤的惡變。目前對子宮肌瘤的剔除,國外的一組資料是每350例子宮肌瘤患者中,可能有一位患者發生子宮肌瘤的惡變或者肉瘤變,這樣的幾率大概在0.3%。也就是說子宮肌瘤有惡變的可能,幾率大概在0.3--0.5%左右,所以對于任何子宮肌瘤的治療,都需要考慮惡變可能的傾向。
目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法有
1、期待觀察;
2、藥物治療;
3、手術治療,包括聚焦超聲消融治療、開腹或者腹腔鏡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切除術、宮腔鏡肌瘤剔除術、陰式子宮切除術、子宮動脈栓塞術等。
不管選擇哪種治療方法,都需要結合自身病情在臨床治療醫生的分析評估下選擇最适合的,傷害最小的治療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