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2:37:41

國慶假期首日,南京長江大橋上車流如織。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分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鐵騎隊員王立強站在南堡交通崗亭,觀察着雙向車輛的通行情況。電台通報,橋面中間發生一起非機動車碰擦事故,王立強跨上摩托車立刻趕往事故現場。拍照、登記、告知流程,不到三分鐘,這起事故就被處理完畢。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爺爺修大橋我來守護它)1

鐵騎隊員王立強

鐵騎隊員的使命

永遠做讓群衆心安的風“警”

從南京長江大橋南工字堡到大橋北路,是王立強主要負責的路段——每11小時一班崗,定點站崗或動态巡邏。騎着印有“江北鐵騎”标志摩托車的他們,成為橋上一道獨特的風景,也成了讓群衆安心、放心的可靠存在。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爺爺修大橋我來守護它)2

上午10點,橋面車流量逐漸增大,但通行有序。上午11點,有群衆來電詢問外地車輛是否能開上大橋。王立強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回撥了電話:“南京長江大橋全天禁止非本市籍機動車通行,外地來的遊客,可以在雙向上橋口就近停放車輛後,步行上橋……”經過一番耐心解釋,對方表示感謝。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爺爺修大橋我來守護它)3

王立強就這樣在來回約15公裡的路段不斷巡邏奔波,不知不覺已是日暮時分。一天下來,瑣事不斷,而他的工作就是辦好群衆的一件件小事。其實,王立強能成為江北鐵騎的一員,守護大橋的日日夜夜,這一切并非偶然。他與這座大橋的緣分,要追溯到62年前,曆經整整3代人。

三代人的傳承

從“過橋人”到“守護者”

距離大橋約4公裡的橋工新村,是當年南京長江大橋局四處(現中鐵大橋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工人的住處,也是王立強從小到現在的家。

1960年,根據組織安排,王立強爺爺王運廷從湖北武漢來到江蘇南京,任南京長江大橋四處監理工程師。1968年,這座完全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争氣橋”通車了。王運廷也就此紮根,舉家留在了南京。

後來,王立強的爸爸子承父業,也成為了大橋四處的監理工程師,而王立強的母親當時也同為大橋局的監理。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爺爺修大橋我來守護它)4

王立強的父親兒時

在南京長江大橋上的合影

“老一輩對大橋的感情很深,盡管爺爺已經87歲了,但他對橋上從哪兒到哪兒有多少公裡,橋頭堡裡的樓梯有多少個台階,到現在都記得很清楚。”而王立強的大橋情愫就有一些特殊了:“以前學校在大橋另一頭的鎖金村,于是,從初中開始每天都要過橋上學,那時候對大橋的印象就是堵,堵車堵到心慌。”王立強打趣道,“所以我現在成了鐵騎,要好好維護大橋交通秩序。”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爺爺修大橋我來守護它)5

後排左一為王立強的爺爺

2020年,王立強考入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分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成了一名鐵騎隊員。盡管對大橋并不陌生,但他所見的景色卻與過去完全不同。令王立強印象最深的是今年的5月4日,當天王立強正和同事執行巡邏任務,一輛小車突然停在他們面前求助,車内一男童因為發高燒不斷抽搐,急需前往河西兒童醫院救治。事不宜遲,王立強和同事立刻發動警摩,一前一後為求助車輛開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原本需要40多分鐘的路程,他們僅用20分鐘時間就将患兒平安送達醫院。因送醫及時,男童最終脫離了危險。“這是我第一次給别人開道。”王立強回憶,正是這次經曆讓自己深刻地意識到身份的轉變,從“過橋人”變成了“守護者”。

山中大橋建造現場(爺爺修大橋我來守護它)6

“國慶節期間在大橋上值守,我覺得很驕傲。”

這位90後鐵騎将用新一代的青年力量守護這座曆經風雨的大橋,用奔波的日夜和默默的守候續寫三代人與大橋的故事。

轉自南京警方

來源: 江蘇警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