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級曲目教材編選的角度來看,各音樂協會或者學院建議一級一級的考,不鼓勵跳級。但是從實際操作中來看,跳級備考的應該還是大多數,主要以學生實際情況和需求的綜合考量。
每年按照學習程度進行考級準備和考試,級别選擇與水平基本适配的基礎上向上拉升一下。一方面單次的準備時間不會過長,另一方面每年定期進行一次考級測驗和收獲,也是比較好的一種良性循環進階方式,對于孩子來說可能也比較有正向激勵。
當然,這樣需要老師和家長都很堅定,因為不少機構和家長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會選擇一二級或者一二三級比較低,沒有什麼好考的,先好好學2-3年直接在二級水平的時候通過考級較長時間的備考練習拔一拔,考三級或四級。
即使按級别穩紮穩打去考是二級優秀,拔高去考了三級是擦邊通過,那在看來也是相同學習時間下,高了一個級别,所以會産生同齡壓力和焦慮,尤其是家長。
所以這也是除了考級外,客觀會存在的一個問題,機構明白家長對于這種自己沒有學習經曆的學科,主要也就是看和比較結果,所以也會去盡可能快的往前推。
但是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越往高的級别走的時候,會越慢,孩子會越吃力,因為前面追趕了速度但是底子打得不牢,該吃苦花時間積累的東西沒有穩紮穩打積累起來,所以到後面就會有越走越難。
又不可能倒回頭來再重新打低級别應該積累的基礎,所以就隻能硬着頭皮往前走,每次花費大量的時間,比如4-6個月的時間在考級3個曲目和基礎練習的準備上使勁兒下功夫。
一口氣考好幾級能夠這樣做的前提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大多數的考級長期以來的形式都是3首既定的固定曲目 音階琶音等基礎練習,提前完成好練習再進行呈現考察,都是可以提前熟練并且按照參考标準要求進行反複練習和呈現表達,并不是考視奏。
當然,水平積累不到位的情況下,有些曲目就算花半年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夠完成得好,畢竟有些曲目是手指能力不夠,音色處理水平達不到等。
拔高考級的過程就需要比較長的準備時間,因為水平和實際能夠考出的級别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有些小朋友可能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了,也就意味着半年時間主要就彈這考級的3首曲目和基礎練習。
彈完這些曲目,會有進步和幫助,畢竟彈過更難的,在彈之前彈的還是能夠感覺到水平有所上升的。不過時間成本有點偏高,而且不是良性的學習狀态,基礎積累方面還是有所虧欠的。
所以還是建議,可以跳級考,但是不要選擇過度拔高,選擇現有水平上需要往上跳一跳能夠夠到的級别去考。
一方面是一次正常的水平檢驗,也不用把所有的學習都停下,為了考級而考級;另一方面,基礎也能夠一直比較紮實地往前推進和積累,這樣到高級别的過程也是水到渠成的過程,避免了需要重頭或者返工基礎的不必要過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