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曾說過這樣一個趣事。她一開始在單位的小部門,同事恰好都是未婚未育的單身女孩,她們平時的聊天輕松又愉快,圍繞的都是美食、化妝品或影視劇。後來她轉崗到了另外一個部門,這個部門的同事大多已婚已育,大夥聊天的話題便隻剩一個主題——育兒,小到小孩的吃喝拉撒,大到孩子的學區房、每一次升學,總能讨論得熱火朝天,辦公室萦繞着緊張焦慮氛圍。未婚未育的她,快被這焦慮給吓到了——育兒真這麼可怕嗎?
不能說可怕,但孩子的教育,絕對是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頭等大事,孩子的成績、升學、學區房和中高考,牽動着無數為人父母的心。教育也成為家長們的剛需話題。這自然也反映到影視創作中。這幾年教育題材電視劇火熱起來。有關注中考的《小别離》,關注高考的《少年派》《小歡喜》,關注海外留學的《帶着爸爸去留學》……這一回《陪你一起長大》關注幼升小,即将播出的《小舍得》關注小升初。影視劇幾乎是把孩子教育途中的大小事全都囊括在内。
《陪你一起長大》海報
《陪你一起長大》一開篇,一紙公告讓很多家長的學區房沒了着落。并非戶籍在學區房的适齡兒童都能就讀名牌小學,而是按照戶口年限來分配,符合條件的能順利就讀,其他的就要被統籌到一所新建的小學。家長們炸開了鍋。
劇集以此風波,切入四個家庭的呈現。這幾乎是教育題材電視劇共同的叙事策略:幾組家庭、塑造群像、反映百态。
蘇醒(劉濤 飾)和奚彬(李光潔 飾)是常見的“虎媽貓爸”組合,倆人都是職場精英,一開始對兒子的教育并不算上心,以放養為主。直到升學的緊要關頭,又趕上從小把孩子帶大的保姆辭職,夫妻倆第一次真正接手孩子的教育,這才恍然發現:他們自認為挺聰明的兒子,在同齡人裡,各方面表現都是“落後”的。
劉濤飾演蘇醒
臨時抱佛腳的蘇醒像被打了雞血一樣,給兒子安排了從一個月到未來三年長短不一的學習計劃。一邊是職場與育兒的艱難平衡,一邊是與丈夫教育觀念的沖突,蘇醒的苦日子這才剛開始。
林芸芸(穎兒 飾)和顧家偉(李宗翰 飾)是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夫妻倆的性格刻畫,也是這部劇四組家長裡最有意思的,尤其是顧家偉。他是一個工作能力出衆、愛家、愛孩子,同時又大男子主義、自戀、虛榮、小家子氣的男人。
他習慣了在林芸芸面前當“王”與“老闆”,他說的話就是指令,林芸芸得老老實實執行;他分配給林芸芸的核心任務,就是把女兒培養成方方面面都第一的小公主,林芸芸的生活圍繞着女兒轉……
芸芸(穎兒 飾)和顧家偉(李宗翰 飾)
在外人眼裡,林芸芸的生活光鮮亮麗:住别墅、當全職媽媽、女兒漂亮聰明,但隻有她知道全職媽媽不好當,尤其丈夫“詐屍式育兒”,又喜歡各種指指點點。長期活在“妻子”“母親”角色裡的林芸芸,早晚會有她的崩潰時刻。
何景華(胡可 飾)和蔣博(賈景晖 飾)是二胎家庭。兒子是何景華父母帶大的,外公外婆溺愛小外孫,這讓小外孫像個“土霸王”;并且父母嚴重幹預夫妻倆育兒,嶽父母瞧不起蔣博的大專學曆,蔣博在家庭中就沒什麼話語權。縱使何景華八面玲珑、小聰明不少,這育兒矛盾也讓她頭疼不已。
何景華(胡可 飾)和蔣博(賈景晖 飾)
沈曉燕(陶昕然 飾)和李翔(張瑞涵 飾)是一對離異夫妻,孩子的撫養權歸李翔。李翔不學無術,而離異後的沈曉燕沒有自己的房産,為了方便照顧兒子,她不得已住在前夫家。雖然兒子乖巧懂事,但看着身旁家境更好的家長給孩子各種報班,沈曉燕不希望因為自己的經濟能力耽誤孩子,連打幾份工,生活連軸轉。
沈曉燕(陶昕然 飾)與兒子
不同的家長,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階層地位,但他們有着一個相同點:焦慮。
育兒的焦慮背後,牽涉的是階層流動的問題。對于中上流階層的林芸芸而言,他家離上流社會一步之遙,他們又習慣且享受中産與社會底層仰視他們的目光,他們拼命要女兒繼續維持這一地位。所以顧家偉不隻要求女兒優秀,更要求女兒第一。
女兒隻能第一
對于蘇醒、何景華這樣的中産階層來說,他們當然渴望跻身上流社會,但他們更加恐懼于階層的滑落。所以當蘇醒發現兒子跟其他人比有差距時,她立即警覺并緊張起來。
沈曉燕是社會底層的代表。她吃夠了生活的苦頭,于是她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希望兒子可以擺脫現有階層,千萬不要重複她的命運。
家長們都在往上爬,并且社會推崇的成功觀單一得有些可怕,最後就造成教育的“内卷”。以前幼兒園小朋友都散養的,現在很多孩子都被送去學英語;可當人人都學了英語,要想在競争中脫穎而出,就得再學另外一門外語……于是林芸芸将女兒送去學法語,并告訴她,“從你一出生開始,就在和同齡人賽跑,如果你沒有特别之處,那怎麼能在起跑線上比同齡人跑得更快,赢得更漂亮呢。”
教育的内卷
卷起來的後果是,家長們都在賽跑,每個家長越跑越快,也越來越累。但家長總歸不能代替孩子比賽,很多家長焦慮,也拉着孩子一塊兒焦慮;自己各種折騰,孩子也從來都不輕松。
《陪你一起長大》是常見的“話題劇”,部分細節有懸浮,也有誇張和戲劇化的地方,但它很準确地捕捉到中國式家長的焦慮和疲倦,以及這種功利式教育對家長和孩子的雙重消耗。看着劇中的家長們焦頭爛額,劇外的家長們心有戚戚。對自己的瘋狂感到可笑,但很多人依然“死性難改”。
事實是,這個世界上大多數孩子,資質都是平凡的,但很多家長不願意接受,或者他們總認為孩子可以“逆天改命”,所以他們強行給孩子太多不必要的負擔。除了呼籲家長理智外,更關鍵的是,我們的社會要給平凡的人更多出路,要讓成功觀更加多元。如果平凡的孩子長大後也能夠體面而有尊嚴地生活,家長自然就會放棄“望子成龍”的執念。
完全可以預料到,《陪你一起長大》開篇渲染焦慮,最後家長肯定會幡然醒悟,并來一個大團圓。它對焦慮根源的思考有多深,它給出的“雞湯”可行性如何,決定了這部劇究竟是浮于話題,還是真正有力介入了現實。
來源: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