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4:57:07

《三國演義》中有着這麼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情節—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三人雖然隻是異姓兄弟,但一路相互扶持,一同建立屬于他們的雄圖大業。這份情誼在那個擇主而事的紛亂年代可謂難能可貴。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關興和張苞結義的時候)1

但這份情誼并沒能延續到他們的後代身上。關興和張苞選擇了再次結為異姓兄弟,可是卻沒叫上劉禅。這究竟是有着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們得先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說起。其實準确的來說,這三人之所以可以結為異姓兄弟,成就一段佳話,固然跟他們意氣相投有關,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三人所處的時局以及三個人的背景。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關興和張苞結義的時候)2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連年戰争導緻民生凋敝,哀鴻遍野。所謂時勢造英雄,這樣一個年代,豪傑并出,劉關張三人有着共同的願景。劉備空有一腔豪情,卻除了皇室身份外可謂是一無所有,孤掌難鳴。困頓之下,劉備遇到了關羽與張飛二人。

不管是在古代亦或是現在,都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人們交往的圈子大多數時候都是由身份地位所決定。特别是在古代尊卑等級格外森嚴的時候,世家子弟往往也隻會同上層階級的人士交往。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關興和張苞結義的時候)3

而劉關張三人的結義,和他們三人的家世背景有關。我們前面說過,劉備是高祖後代,可是家族早已落魄不堪,除了一個宗室名頭外,差不多已經成了普通平民。而此時的關羽僅僅是一個護院,張飛則是一個商人,雖說經濟情況還過得去,但四民思想下的商人地位如何,大家想必也是清楚的。因此,就社會地位來說,三人當時大概處于一個比較"平等"的狀态,結為兄弟也說得過去。

回到關興和張苞結義的問題上來。根據《三國演義》八十一回中所述,關興和張苞的結義,是由于為了争奪讨吳先鋒官的位置,二人特意開展了一場大比拼,一個扛刀,一個提矛,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勢。

後來,在劉備的勸解之下,二人"化幹戈為玉帛",繼續結為異姓兄弟。當然了,劉備就是正常結義的"主持人"之一。

那麼為何甚至劉禅的父親劉備已經主動提出讓關興和張苞結為異姓兄弟,劉備自己也主持了這場結義,劉禅還是沒有參加呢?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關興和張苞結義的時候)4

先來看看客觀因素。首先就是年齡差距導緻的不合适。桃園三結義的排位中,劉備最為年長,因此成為了大哥,可劉備一生坎坷流離,導緻他的孩子并不多,而且年紀也都不大。劉禅雖然是他的嫡長子,可是年紀卻比關興和張苞小上不少。

劉禅是于建安十二年(207)出生的,伐吳之戰開始之時,劉禅大約才十五歲,還未及弱冠。而關興和張苞的年紀雖然沒有具體記載,當時二人已經可以上陣殺敵,并且都已穩居将軍之位看來,年紀肯定不小了,起碼肯定比劉禅來得大。

假使他們三人共同結拜,劉禅就得當小弟啦。可是劉備是主公啊,原本他才是大哥,讓他的兒子給其他人做小弟,恐怕還是不太合适。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關興和張苞結義的時候)5

還有就是,當時的劉禅遠在成都。既然關興和張苞結義的起因是二人為了争奪先鋒的位置,就證明伐吳日期已定。如果劉禅想要參加結義,怎麼的也得本人親自到場吧,總不能拿個"牌位"來代替。劉禅與他們相隔甚遠,又是兵荒馬亂的情況下,為了結義千裡迢迢的來回跑,确實是不太值當。

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和現實的一點,就是他們三人的身份差距太大,君臣有别。

在古代的封建制度之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些關系界限分明。特别是君臣關系,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臣關系間是有着一道輕易不可逾越的鴻溝。前面我們說過,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義的時候都還均是一介布衣,身份地位上沒有什麼大的差距。後來三人又一同打天下,情分非同尋常,自然也就一直以兄弟相稱。

而到了劉禅、關興與張苞三人的時候,他們的身份地位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劉禅是太子,将來是君,關興、張苞是臣,尊卑有别。下屬和君王稱兄道弟,簡直就是"成何體統",所以三人未能結拜也是理所當然的。

劉禅和關興的關系如何(關興和張苞結義的時候)6

在《三國志》中有這麼一句記載,說劉備關羽和張飛恩若父子,而不是親如兄弟。蓋因他們是上下級關系,私底下關系怎麼樣且不論,在明面上,君臣關系永遠高于其他關系。縱使是親父子親兄弟,也是先有君臣之禮,後有父子手足之情。

而有句非常現實的話叫做:一代親,二代淡、三代不管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三人之間的兄弟情是蜀漢政權的精神支撐。但他們三人的後代,終究因為身份的隔閡,沒能再續佳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